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8年中国经济中考“成绩单”揭晓 新模式新活力不断涌现

2018-07-16 23:20: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中国经济2018上半年“成绩单”揭晓。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18961亿元,同比增长6.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087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9299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27576亿元,增长7.6%。

  在上半年很多具体的经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到,代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的新产业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带动引领作用增强。

  新产业、新产品迅速壮大。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9%、12.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和5.7个百分点。低碳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促进新产品大量涌现。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0810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1277亿元,增长29.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4%,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分拣机器人、无人机配售、面部识别支付等新技术逐步崭露头角,‘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入融合,网络购物、平台经济等新业态高速增长,直播教学、远程医疗等新模式悄然兴起,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此前表示。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制造业PMI均在50.0%以上的景气区间运行,上半年均值为51.3%,6月制造业PMI为51.5%,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上半年均值0.2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

  数据显示,6月份,创新驱动的产业,如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PMI均位于54.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上半年,新主体、新成果不断涌现。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市场主体,日益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是1.81万户。科技创新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发明专利数快速增长。1—5月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56万件,授权量达13.9万件。

  观察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最能体现“获得感”的经济效益指标表现良好。

  从工业企业来看,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9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

  新增利润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6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7%。这5个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70%。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业生产稳中向好、结构优化、效益改善,支撑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减税降费效果不断显现,成本下降、价格上涨,助推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从服务业企业来看,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1%、17.5%和15.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2.4、5.0和4.5个百分点。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4%。10个服务业行业门类全部实现盈利;5个行业门类营业利润同比增加,且利润增速都达到两位数以上。

  经济稳中向好,企业效益改善,支撑了财政收入增长。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331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也稳步增加。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实际增长8.8%,继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过了6月,中国经济踏入2018年的“下半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16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对中国经济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充满信心”。

  外部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经济复苏,包括世界贸易扩张的态势延续是大概率事件。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外贸仍然有条件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从内部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一直稳定在60%左右,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新兴动能不断成长,改革开放激发了更多活力。从产业角度看,工业近两年的增长是稳中有升,去年大多数月份维持在6.5%左右的中高速水平;但从今年前几个月来看,工业增长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服务业总体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所以,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条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我对中国经济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还是充满信心的。”毛盛勇说。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红驹说:“201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供给侧生产数据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但需求侧部分指标下降,需求侧与供给侧数据不匹配,经济预期分歧加大。”他表示,应避免盲目放松财政和货币政策,而是通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形成有效需求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扩大有效需求,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避免国际经济风险对国内经济产生大的冲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