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吉国桢

2018-08-14 05:06:56 信息来源:新华社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这是吉国桢像(资料照片)。吉国桢,1899年生于陕西省华县(今渭南市华州区)。1924年,吉国桢前往北京求学。1926年夏,吉国桢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吉国桢在河南领导成立抗日组织,展开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7月下旬,因叛徒告密,吉国桢在郑州被捕,后被押往开封。8月22日凌晨,吉国桢英勇就义,时年33岁。新华社发

  新华社西安8月13日电(记者李浩)“爷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途而牺牲,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家人在做任何事时,都会以爷爷的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在教育自己子女时也都常常讲起爷爷的故事。”烈士吉国桢的侄孙吉胜任每每念起他,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

  吉国桢,1899年生于陕西省华县(今渭南市华州区)。1920年春考入咸林中学,在进步教师魏野畴等人影响下,开始接受新思想,与同学发起组织了学生自治会,开展读书、讲演、演新剧等活动,并参加了进步团体--青年励志社。

  1924年,吉国桢前往北京求学,加入了旅京陕西青年的进步组织共进社。他在复习报考大学的同时,积极参加共进社所领导的革命活动。同年夏,吉国桢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吉国桢参加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并深入工厂,向工人们揭露帝国主义压榨工人、镇压中国革命的罪行。同年夏,吉国桢等人发起成立上海大学陕西同学会,创办了《新群》半月刊,宣传马列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孙传芳的罪行。

  1926年夏,吉国桢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9年回国后,吉国桢担任中共陕北特委书记。他主持开办党、团员训练班,秘密开展学运、农运和兵运,使陕北的党、团组织和革命运动有了很大发展。至1930年夏,陕北党团组织遍及十余县,党团员达二千余人。

  1930年7月起,吉国桢先后任陕西省委常委兼西安市委书记,并参加省委组织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职工运动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同年10月,省委机关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吉国桢和二十多名省、市委领导同志、基层党团干部被敌人逮捕。吉国桢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11月底,吉国桢越狱。出狱后,省委决定由吉国桢负责组织临时常委,主持省委工作。

  1931年5月,吉国桢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他不避艰险,整顿各地党团组织,领导党团组织深入基层,发动农村游击战争,在敌军部队中策动兵变,组织城市工人罢工,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吉国桢还很重视兵运工作,担任河南省委书记伊始,就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向党中央建议开展对国民党二十六路军的兵运工作,并派遣一位在二十六路军中有广泛关系的干部到该军进行策动工作,为促成宁都起义做出了贡献。吉国桢还指导省委宣传和组织部门先后出版了《中州时事》《中州新闻》《群众周刊》《党的建设》等刊物,揭露军阀罪行,宣传红军作战的胜利及各地群众斗争的情况,加强了对党员和群众的教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吉国桢在河南领导成立抗日组织,展开抗日救亡运动。是年冬,吉国桢积劳成疾,一度半身瘫痪,卧床不起。经过治疗,病情稍愈,他又投入紧张的斗争。

  经过吉国桢和战友们的努力,遭受严重破坏的河南党组织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党员由几百人发展到2300多人,遍布全省90多个市、县,成立了开封、郑州两个市委,豫南和豫北两个特委,许昌、洛阳等5个中心县委,临颍、舞阳等3个县委,孝义、淮阳和军事学校等20多个特别支部。

  1932年7月下旬,因叛徒告密,吉国桢在郑州被捕,后被押往开封。在狱中,敌人妄图从他口中得到党组织的秘密,对他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原本就有伤病在身的吉国桢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敌人未能得到任何口供。8月22日凌晨,吉国桢与13位同志一起,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万岁!”的口号,高唱着《国际歌》,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3岁。

  英雄已逝,但他的精神巍然常存。在吉国桢的家乡,人们依然传颂着他的英雄事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