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3地发现非洲猪瘟疫情

2018-08-22 18:21:01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我国三地发现非洲猪瘟疫情

  专家提示:对人不致病,应严控感染猪调运

  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9日发布的信息显示,从8月3日至15日,我国在辽宁沈阳、河南郑州、江苏连云港3个相隔很远的地区,接连发现3起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一时间成为热词。

  诸多疑问也纷至沓来:3起疫情之间有无关联?后两起是否与8月3日首次在沈阳发现的非洲猪瘟有关?暴发非洲猪瘟的原因是什么?疫源到底在哪里?为何近日各地频频暴发非洲猪瘟?是否做好妥善处置?有无传染人的可能性?如何预防与治疗?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养殖户需要注意什么?非洲猪瘟发生后,市场上的猪肉是否可以放心购买食用?

  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8月21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研究室主任兼猪烈性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仇华吉研究员和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相关专家。

  不威胁人类健康,疫情溯源紧锣密鼓

  “3起疫情似乎不是各自孤立的,可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目前还未找到确切的流行病学证据。从时间顺序看,不能完全排除后两起与沈阳疫情的相关性。”仇华吉分析说。

  “关于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途径,以及3起疫情相互之间的关系,农业农村部正组织业内专家开展溯源求证工作。”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相关专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对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

  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引起我国本次非洲猪瘟疫情的毒株为基因Ⅱ型,部分基因序列与格鲁吉亚2007株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2017株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

  仇华吉介绍:“我国原本是非洲猪瘟非疫区,暴发非洲猪瘟的原因:一是有非洲猪瘟病毒(强毒株)从境外传入;二是所有猪都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目前无商品化的非洲猪瘟疫苗可用),不能够抵抗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三是养猪从业人员缺乏对该病的临床和病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生物安全防控意识不强;四是疫情防控措施可能还有漏洞,如在限制疫区和高风险地区猪只流通和转运等方面。”

  仇华吉强调,目前对疫区已进行有效处置,如对病死猪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疫区进行隔离、封锁和消毒等,“几乎不存在非洲猪瘟感染人的可能性,迄今也没有感染人的报道”。

  感染家猪病死率高,建议养殖户尽量杜绝散养

  “中国兽医发布”微信公众号提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Sanchez-Viscaino教授说,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虽然病死率高,但是这种病毒就像老年人一样,行动缓慢,它不像口蹄疫、经典猪瘟那样迅速在场内、场间传播。如果养殖场能坚持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就能够有效保护家猪不受侵害。

  饲养过程中,防止生猪与传染源接触,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东欧国家防控经验表明,非洲猪瘟疫情主要发生在生物安全水平较低的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户),应尽量杜绝散养方式。对于有一定设施条件的养殖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近期应尽量避免引进生猪。如需引进,则应该隔离观察至少15天。

  杜绝用未经高温消毒处理的泔水、食物残羹直接饲喂生猪。多项研究表明,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泔水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1957年和2007年分别发生于葡萄牙和格鲁吉亚的非洲猪瘟疫情,均由国际航班或者轮船产生的废弃泔水,直接饲喂生猪而引起。

  非洲猪瘟对环境耐受力非常强,可长期在自然条件下以及血液、粪便等污染的猪圈中保持感染力,因此严格执行清洁消毒措施十分重要。

  但非洲猪瘟病毒不耐热,因此可通过蒸、煮、烧的方式消毒。某些种类的蜱是非洲猪瘟传播的生物媒介,一些吸血昆虫能够将病原从一个场带到另一个场,因此建议猪场定期杀虫。

  仇华吉特别提醒养殖户:“了解一些有关非洲猪瘟的知识,非常时期,不要从外面引猪种购猪,不要从外买肉和肉制品入场,减少人员出入,少参会、少出差、少聚餐,出差人员返场要隔离1—2天,控制车辆物料入场,谢绝推销人员进场,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送检、上报,密切关注邻近地区和周边猪场疫情状况,可以将防控级别提升至最高水平。”

  尚无有效疫苗,严控感染猪调运是当务之急

  “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很多,包括发病猪和感染猪的排泄物、分泌物、猪肉及其制品以及污染的运输车辆、饲料、人员、衣物、鞋子等,特别是感染猪的调运会加速疫情的时空传播,是疫情跨区域传播的主要因素。”仇华吉说。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和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消灭和防控该病。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国和猪肉消费国,为防止疫情扩散,仇华吉建议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由中央领导协调卫生防疫、检验检疫、交通、出入境、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进行非洲猪瘟的防控;建立多道防线和多级屏障,在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扑杀所有生猪并无害化处理,对猪场进行全面消毒,对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疫区外围设立检验检疫站和消毒站,控制动物运输车辆的移运,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在疫区、受威胁区及周边地区开展疫情筛查、防控措施准备和知识普及工作,同时要注意对野猪和蜱的监控,最大限度地阻滞疫情传播;各猪场应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

  我国曾一度流行南猪北养,在东北大规模布局养猪场,非洲猪瘟疫情的出现给靠外调生猪供给当地猪肉消费的省份敲响了警钟。

  目前,国家只要求高风险区不能调往低风险区,“我国生猪等各种家畜调运途中的检疫监控是否是空白?”

  针对记者的疑问,仇华吉说:“禁止跨省调运很难,但亟待完善目前的跨区域生猪调运系统:运输工具不能敞开式,要全封闭、空气过滤;不能随意停靠,不能随处丢弃病死猪和排泄物;要设专业补给消毒点;要安装GPS,做到全程可监控、可追溯;调运队伍要专业化、职业化,并纳入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记者 李丽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