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稳中有变,中国经济“下半场”如何应对?

2018-08-30 00:15:13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题:稳中有变,中国经济“下半场”如何应对?——从计划预算报告看当前中国经济走势

  新华社记者安蓓、胡璐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28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报告了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财政部部长刘昆报告了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主要经济指标能否实现?中国经济“下半场”怎么走?宏观政策如何协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如何推进?

  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面临新问题新挑战

  何立峰说,综合来看,上半年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经济增长、就业、价格总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财政收入、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体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指标进一步改善。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主动积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提高了发展质量效益,增进了人民福祉,既保持了‘稳’、也实现了‘进’,经济发展韧性包容性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何立峰说。

  他强调,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必须看到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国内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在外部冲击下趋于显性化,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一些矛盾和问题犹存。

  何立峰说,当前能耗强度、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棚户区改造等约束性指标完成进展顺利;经济增长、就业、物价、货物进出口等主要预期目标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但完成消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加强宏观政策统筹协调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何立峰说,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加强宏观政策统筹协调。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在防风险的前提下加强确有必要、关系国计民生的在建项目资金保障,推进‘十三五’规划纲要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何立峰说,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营造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刘昆说,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状况,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他强调,要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督促整改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严禁各种违法违规担保和变相举债。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重点加强对高风险地区债务化解力度。进一步完善地方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强化财政约束,有效抑制地方不具还款能力的项目建设。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

  加大改革力度 落实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何立峰说,下半年要加大重点难点领域改革力度。继续研究和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精准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着力完善产权制度。加快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配售电改革。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刘昆说,下半年要落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继续加快推进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动出台交通运输、科技、生态环境等领域改革方案。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推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何立峰说,要加快落实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拓展多元化市场稳定外贸。主动扩大进口,落实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政策措施,精心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环境,落实扩大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坚决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推进对外投资,继续支持有条件的企业 “走出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