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抵达老牛湾 听老船工忆河运往事

2018-09-05 02:55:20 信息来源:北方新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张巧珍祝汉宾)9月3日傍晚,采访团来到清水河县境内的老牛湾。

  老牛湾位于内蒙古和山西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南岸是山西的偏关县,著名的晋陕蒙大峡谷就从这里开端。站在岸边远眺,两岸地势开阔,草木繁茂,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在这里突然安静了下来,拐了一个大湾,汇入险峻的峡谷之中。站在高处俯瞰,老牛湾的水面真的宛如牛的犄角,蔚为壮观。遗憾的是,因适逢排淤期,老牛湾的黄河水位下降,河道虽然不似盛夏一般秀丽多姿,但却在夕阳的余晖中平添了一丝沧桑之美。

  89岁的赵六十二是土生土长的老牛湾村人,天气晴好的日子,老人每天都要坐在村口的岩石上,静静地凝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这里镌刻着他年轻的记忆。通过攀谈,记者得知这位老人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出生那年他的爷爷62岁,这是当地取名字的老传统。他从小在黄河岸边长大,种过地、做过小生意,但他念叨最多的却是在黄河渡口做船工。

  “这地方过去穷,地少,种的庄稼收成不好,就像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一样,我们那个时候都外出做船工贴补家用,一年能挣个200块左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80%的壮劳力基本都在黄河上跑船。”说起过去跑船的经历,赵六十二打开了话匣子。

  当年,他们背着缆绳、拖着沉重的货船从老牛湾逆流而上,将货物运送到宁夏吴中,再拉载货物乘船顺流而下回到老牛湾,一个来回需要一个多月。身背纤绳逆流而上,需要耗费的体力可想而知,而且遇到悬崖峭壁无处站立时,需要船工们站在船上用缆钩钩住峭壁,交替拖动船体逆流而行。无论逆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一旦遇到急流险滩,都要格外小心,如果船体失去控制,很容易船毁人亡。虽然辛苦,但赵六十二乐此不疲,不仅仅因为挣得多,还因为可以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他去过保德、府谷、磴口、包头以及宁夏的不少地方,当时主要是运盐。老人告诉记者,随着黄河周边城市修通铁路,黄河船工和纤夫这个职业就逐渐消失了。

  89岁的赵六十二老人在老牛湾出生,89年没离开过黄河。他告诉记者,这里跟他一样做过河工的人都逐渐故去了,河工的故事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他印象中黄河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前的人们要看他的脸色生活,摸着他的脾气谋生,现在这里的人们已经不需要那样辛苦地生活,靠着老牛湾这道风景搞起旅游业,日子都过得挺红火。

  结束采访,记者一行与老人告别,他又独自坐在夕阳的余晖中静静地遥望着沧桑的河道,像是在继续回忆着他与黄河的故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