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非洲的心愿,中国懂

2018-09-05 02:56:36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9月3日,举世瞩目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拉开帷幕。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始终认为,非洲实现长治久安、发展振兴,是非洲人民心愿,也是国际社会责任”。

  这句看似平淡的铺陈,细琢磨却大有滋味。正是因为对非洲所经历的过去感同身受,中国相较于西方世界更能理解、更加懂得非洲大陆渴望发展和振兴的心愿。因为懂得,所以中国在中非合作中坚持平等相待、义利相兼、务实高效。凡此种种,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思路在中非合作中的具体体现。

  非洲是块古老而富庶的大陆。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就坐落在非洲大陆的东北角。这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饶,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均居全球领先,人口平均年龄低,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

  不过,非洲也是年轻而贫穷的大陆。在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12亿多人口,历史上作为西方的殖民地备受煎熬,获得独立和发展起步的时间晚,是全球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现实中,大多数非洲国家正在朝着现代化、工业化的目标奋力向前。

  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新华网发(中土公司供图)

  在一老一小、一贫一富的比较中,反映出非洲目前发展中最需要的东西。那不是资金的投入,不是资源的售卖,更不是用大而化之、金光灿灿的发展模板去生搬硬套。对大多数非洲国家而言,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业体系的建立、人员素质的提升、贫富差距的缩小,尤其是不同的非洲国家能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中国与非洲比较,有很多相似之处。一边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同样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同样经历过对独立自由的奋斗与追求,也都在谋求富强的路上不断探索。这些相似之处容易引起共鸣,也是中国理解非洲、帮助非洲乃至于推动中非合作共同发展的“催化剂”。

  有人不怀好意地给中国与非洲的合作贴上“新殖民主义”标签,这是对中国价值观的无知和无视。正是因为中国与非洲有着诸多共鸣,所以我们才更能够理解合作中的“平等、互利、共赢”都是什么内涵。所以,尽管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我们仍愿意把自己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分享给非洲的朋友、伙伴和兄弟;所以中国提出帮助非洲逐渐富强并实现工业化目标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推行下去;所以,中国提出未来3年密切中非合作的“八大行动”,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把握住中非共同的发展机遇。

  提出这样大手笔的谋篇布局,既是中非双方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也是因为非洲发展富强的心愿,中国真的懂。

  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中国将继续为非洲发展注入动力

  作为中非团结合作的又一历史性盛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近年来,中非务实合作稳步推进、硕果累累。国际社会期待看到,在国际形势出现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与非洲国家将推出哪些务实举措,拓宽中非合作与交流,将中非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结合,开启中非合作新篇章。

  南非新闻24网站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非关系的内涵远远超出了经贸合作领域。中非之间伙伴关系和非洲自身的发展诉求紧密相连,与非盟《2063年议程》密切对接。此次峰会基于南南合作原则,提供了中国与非洲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中国将继续为非洲发展注入动力。

  南非独立传媒的报道称,中非合作的资源不会被滥用在“假、大、空”的项目上,而是会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解决非洲国家所面临的发展瓶颈。

  这是2017年7月27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南非运输集团工厂组装车间, 中南两国技术人员对一台待组装的中国机车司机室进行内部装饰。 近年来,中非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化。一座座新码头,一条条新铁路,一个个工业园和经济特区……中非合作促进非洲经济多元化和产业升级,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改善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 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

  多哥主流网站icilome刊文指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为加强关系举行的“重要约会”,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引领此次会议的主题,也是所有参会非洲领导人的共同希望。

  刚果《布拉柴维尔回声报》网站对中非合作论坛作了重点报道,认为此次峰会将促进中非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加强中非在战略层面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中非人民加强互信,增进友谊。

  科特迪瓦intellivoire网站就中非合作论坛发表文章,指出此次峰会将成为中非友好交往历史上的新里程碑,并从中非经贸交往、论坛的历史沿革、“一带一路”等多方面作了详细报道。

  阿尔及利亚之声网站发表了《中非合作论坛:总结成绩 展望愿景》文章,肯定了中非合作论坛取得的成绩,并对此次峰会的主题、议程作了详细的报道,认为此次峰会对深化中阿两国双边关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摩洛哥APA新闻的报道列举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以来,在“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指引下,中非合作在经贸、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投资、教育、人才培训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中非合作有利于非洲的发展进步。

  突尼斯ilboursa网站的报道称,中非合作展现了强大的实力,中国企业占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一半的份额,为非洲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几内亚新闻网的重点报道充分肯定了中非合作论坛对中非合作、中几合作的重要促进作用,指出此次峰会把“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及非洲各国发展计划相互对接,将助力非洲和中国的共同进步。

  俄罗斯列格努姆通讯社报道称,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呼吁中非共同迈向富裕之路。

  哈萨克斯坦DKNews通讯社题为“北京峰会将为中非生态合作带来新机遇”的报道称,中非合作论坛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分享绿色发展经验和技术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将有力地促进双方在环境保护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切经济活动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世界各国都是同一生态环境下的“命运共同体”。中国致力于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德国之声”在报道中称,中非贸易快速增长令人印象深刻。非洲国家在经济上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早已参与到非洲经济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德国也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非洲政策,通过促进德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帮助拉动非洲各国增加就业、发展经济。德国非洲问题专家认为,中非经贸合作近年来发展迅速,令人惊叹。当前,非洲大陆具有相当大的经济转型潜力,这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巨大的机遇。通过此次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将进一步发掘其中的机遇,更加深度地参与到非洲经济发展当中。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50多个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和代表团到北京参加此次峰会,这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2017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700亿美元,中国连续9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非投资为非洲创造了90万个就业岗位,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还将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推出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拥有丰富资源和众多人口的非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天地”,通过本次峰会,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韩国纽西斯通讯社报道认为,中国与非洲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合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

  韩国《亚洲经济》报道称,中国将与非洲建立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为非洲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并对非洲提供了贷款和援助。

  保加利亚《日记报》报道称,中国已经采取了若干措施增加从非洲进口,并将继续向非洲开放市场。中国鼓励企业到非洲大陆投资,并帮助增加非洲对中国的出口。11月份即将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还将向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费的展览摊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