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北京峰会”将为中非青年带来哪些红利

2018-09-05 22:51:09 信息来源: 中青在线发布者:isen点击量:

  9月3日,北京,中国大饭店,中非贸促机构合作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后,非方参会人员在合影留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赵迪/摄

  培养青年农业科研领军人才、设立旨在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合作的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为非洲培训1000名精英人才、邀请2000名非洲青年来华交流……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青年无疑是习近平主席与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关心的一个群体,而为期两天的北京峰会也为中非亿万青年人带来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利好消息。

  搭梯架桥为青年赋权

  青年赋权与就业行动是当前非洲多国正在推进的一项国家行动。9月4日,为青年赋权也被纳入了本届峰会《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的内容之中。

  目前,在非洲,每10个人中就有6个是25岁以下的青年人;到2050年,非洲的青年人预计将达到4.52亿。然而,这并没有转化为人口红利,反倒成了各国的一大社会难题。据非洲开发银行的统计,非洲各国25岁以下青年人口失业率高达60%,是成年人的两倍,甚至很多大学毕业生都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由于缺少经济机会和政治参与度给非洲青年人带来挫败感、愤怒和失望,甚至催生了一条“恐怖主义商业链”,一些年轻人卷入毒品买卖、人口贩卖和黑市交易之中,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如何为青年赋权,让青年人有机会、有渠道、有能力参与到中非共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之中,已成为非洲国家急需解决的发展问题,《北京宣言》恰是回应了非方的这一迫切需求。习近平主席3日下午在“八大行动”倡议中提到的“实施能力建设行动”,是中方为中非青年赋权的一项务实举措。

  “中方这次峰会期间宣布设立旨在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合作的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实施头雁计划、为非洲培训1000名精英人才……这些对于埃及的青年创业者来说就像是一剂强心剂,是在给他们造血。”已在非洲工作6年的正泰集团埃及分公司经理马胜冬4日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昨天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就第一时间转告了几个埃方承包商,他们中有5个就是青年创客。”

  马胜冬对记者说,埃及这些年经济发展缓慢,青年人想要找到工作非常不容易,不少年轻人虽然也考虑自己创业,但第一笔启动资金,哪怕只是几万埃镑(1埃及镑约合0.38元人民币),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也难以筹集。马胜冬说:“这次北京峰会出台的新举措对他们意义重大。青年人创新创业最需要的是技术、平台和资金,现在有不少埃及青年有技术,却苦于没有平台和资金支持,中非创新合作中心的设立对于他们的帮助无疑将非常显著。相信那些真正有知识、有技术、又有意愿创业的非洲年轻人将从中受益。”

  今年刚满30岁马胜冬本人也是中非合作的一名受益者。目前,他负责正泰集团在埃及全国的销售业务。“今年我们集团刚拿下埃及阿斯旺北部地区的3个光伏EPC项目,工程已开工,预计将于今年12月完工,累计将为埃及创造400~500个就业机会。” 马胜冬对记者说,“以前我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能带这么大一个团队,是非洲给了我机会,让我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看到中非合作势头这么强劲,我们也觉得浑身是劲。”

  激活农村青年的新潜力

  青年是中非友好的未来,中非合作不仅要让生活在城市的青年受益,更要让占非洲青年人口70%的农村青年受惠。

  在本次北京峰会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八大行动”倡议中,农业被放到了产业促进行动的突出位置。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方在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同非洲一道制定并实施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实施50个农业援助项目,向非洲受灾国家提供10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向非洲派遣500名高级农业专家,培养青年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和农民致富带头人。

  “这个新倡议不仅解决了非洲国家眼前的粮食问题,对于未来应对‘三农’问题更是意义重大。”多年从事中国援非农业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的陆继霞教授,9月4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在非洲开展农业援助项目、向非洲受灾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向非洲派遣农技专家,培养非洲国家自己的青年农业人才和农民致富带头人,才是解决非洲‘三农’问题的根本,广大农村青年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希望”。

  当前,大部分非洲国家工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农村劳动力剩余严重,长期的隐形失业状态迫使非洲农村青年走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而这又加剧了城市就业困境。

  陆继霞教授说,实践证明,中国援非农技专家通过农业技术平行转移的方式,将中国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设备、改良的品种和田间管理经验等介绍给非洲国家,切实有效地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

  她解释说,非洲国家虽然面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等挑战,但其劳动力充足、耕地面积广阔也是其未来农业发展强有力的基础和优势所在。如果非洲农村青年能够抓住这个机遇,通过中国农技专家手把手的工作方式将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包括农作物生产、农机使用、畜牧生产等进行有效学习和掌握,将为未来非洲粮食产量增加、农村地区减贫等目标作出卓越贡献。

  事实上,中国援非农业合作也为中国青年农业专家创造了一个难得的科研机遇。陆继霞教授说:“目前,参与援非工作的中国农业专家和技术员中有许多都是青年人,通过‘援非’这个桥梁,他们在促进中国和东道国之间科研合作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她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

  开辟青年成长成才新通道

  拓宽人文交流渠道,为青年成长成才开辟新通道,也是本届北京峰会为中非亿万青年带来的另一大红利。

  习近平主席3日宣布,中方将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非洲提供5万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为非洲提供5万个研修培训名额,邀请2000名非洲青年来华交流。同时,中方未来还将实施50个文体旅游项目,支持非洲国家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等联盟;打造中非媒体合作网络;继续推动中非互设文化中心;支持非洲符合条件的教育机构申办孔子学院。

  “中方提出的这一项项务实举措都是为了造福中非青年,让青年群体从中非合作中更多受益。”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许镜湖9月4日向记者表示。他指出,青年问题是非洲各国发展的优先问题,“北京峰会出台的这些举措向青年群体倾斜,非常符合当今非洲的人口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现状,也是顺应中非关系发展的需要”。

  青年是中非关系的希望所在,中国青年正在为“中国梦”而奋斗,非洲青年也在为“非洲梦”而拼搏,当“中国梦”联通“非洲梦”,中非合作正在为中非青年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所强调的,中非“八大行动”倡议中,许多措施都着眼青年、培养青年、扶助青年。只要中非友好的接力棒能够在青年一代手中相传,中非命运共同体就一定会更具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非洲人民团结振兴的“非洲梦”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本报北京9月4日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