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帮非洲克服价格剪刀差 中非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

2018-09-17 04:41: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非洲农产品加工能力低下,未加工农产品的贸易占非洲农产品贸易的绝大部分,不合理的农业原料和工业制成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是一直以来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

  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在马达加斯加投资羊绒加工业,利用当地丰富优质的羊毛资源加工出口羊毛衫,在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品出口,其产品已经打入欧洲及北美市场,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这一切的发生有何内在逻辑?

  “中国在农产品加工业领域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有能力满足将非洲农业原料加工成为适销对路的农业制成品的要求。中国有大量资金雄厚的民营企业,它们普遍拥有完善有效的销售渠道,部分民营企业甚至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这使它们具备因地制宜开发适应当地非洲民众需求的产品的能力。”针对中国企业在非投资的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研究员、南非研究中心主任姚桂梅在《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智库报告》的子报告《中非直接投资合作》中这样总结。

  姚桂梅在研究中还发现了两条走势相同的曲线:如图所示,1996-2014年中国和非洲经济增长的轨迹呈现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1996-2014年中国和非洲经济增长走势。图片来源:《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智库报告》的子报告《中非直接投资合作》

  数据显示,1996-2008年,中国经济与非洲经济增长相关性系数为0.75,呈现“同步”增长。中国成为拉动非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2008-2014年,非洲经济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2011年北非动荡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增长轨迹出现异样波动,导致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有所减弱,2008-2014年非洲经济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系数降为0.57,但非洲经济依旧从包括投资在内的中非经贸交往中受益。

  例如,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2009年,在西方跨国公司不断从赞比亚等国撤资减产或裁员的时候,中国对非投资却逆势而上,与非洲国家携手共克时艰。2009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对非直接投资(非金融类)8.75亿美元,同比增长78.6%,非洲成为中国对全球直接投资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2014年下半年以来,尽管世界能矿产品价格低迷,采掘业不景气,中国能矿企业仍在刚果(金)、安哥拉、赞比亚等国接受了英国等跨国公司剥离的资产,中国继续助力非洲实现自主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的经济连续多年保持5%的增长步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级。究其原因,中国无疑是非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包括中国投资在内,蓬勃发展的中非经贸关系发挥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姚桂梅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也对中国对非投资给予了较为客观的积极评价,普遍认为中国作为非洲经济伙伴,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2015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工作文件《基于全球通用模式(FSGM)视角看中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溢出》分析评估了中国对非洲经济的溢出效应。文件认为,过去1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普遍通过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和金融支持,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对非洲经济体普遍具有溢出效应。未来,非洲所有经济体都可以借中国转移部分生产基地的机会建设国内工业,非洲实际GDP将比基准线提高4个百分点。但是,中国企业转移非洲的积极成果并非立竿见影,影响真正体现需要10年的时间。

  9月3—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胜利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助力非洲发展的“八大行动”。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配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进一步加强对中非关系的研究,扩大对中非友好合作的宣传,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局共同组织编写了这套《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智库报告》,包括一个主报告和八个分报告,讲述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宣传中非务实合作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智库、学者的声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