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我国价格总水平保持平稳运行

2018-10-08 21:41:24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菜价、蛋价属于季节性上涨,预计后期逐步趋稳回落

9月30日,记者在北京东城区特吉特菜市场看到,菠菜4元,扁豆9元。“最近绿叶菜价降得挺快,8月底菠菜还10块钱1斤呢,不过扁豆倒是涨了1倍。”正在买菜的陈女士说,“马上要过‘十一’长假,这菜价估计还要涨。”

今年夏末,不少地区的老百姓发现,蔬菜、鸡蛋价格一路走高。

8月28日,国家发改委监测的15种蔬菜平均价格每斤3.24元,比8月初上涨7.3%;鸡蛋零售价格每斤5.62元,比8月初上涨23.3%。特别是受暴雨和洪涝灾害影响较重的山东寿光,出产的蔬菜价格涨幅较大。8月25日,“寿光蔬菜价格指数”涨至124.76点,比灾前的8月18日上涨25.7%。

与人们的感受一致,日前刚刚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8月CPI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主要是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4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8月鲜菜价格比上月上涨9.0%,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其中,华北、东北和山东等地受台风残余环流北上影响,遭遇罕见强降雨,鲜菜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高温天气也影响蛋鸡产蛋率,加之开学和中秋的因素影响,需求增加,鸡蛋价格环比上涨13.7%,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

那么,菜价还会涨下去吗?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从历史数据看,每年冬春季一般是全年菜价高点,之后随着天气转暖、露地菜上市,菜价持续下跌至年内低点。

进入7、8月份,全国大范围进入高温多雨天气,蔬菜产量受到一定影响,菜价止跌回升;进入9、10月份,天气转凉,供应增加,菜价将有所回落。

“今年菜价走势也基本符合这个特点,只是由于北半球出现极端气象特征,一些蔬菜主产区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强降雨甚至冰雹天气多发,部分地方减产。再加上强降雨增加了蔬菜采摘和运输难度,导致供应较往年偏少,菜价较往年偏高。”该负责人说。

鸡蛋价格和蔬菜价格类似,也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每年到了暑期,受高温天气影响,蛋鸡进入“歇伏期”,产蛋率降低,供应减少。而且,由于中秋节,食品加工企业开始增加鸡蛋备货制作月饼,鸡蛋需求明显增加。季节性供应减少叠加节日性需求增加,导致近期鸡蛋价格也上涨较快。

该负责人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入秋转凉,灾害性天气减少,蔬菜和鸡蛋生产将逐步恢复正常。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底全国58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在田蔬菜面积109万亩,与往年相差不大;鸡蛋产量指数101.01,产蛋鸡存栏指数100.53,均处于今年以来高位,蔬菜和鸡蛋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后期价格将趋稳或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

生猪价格总体仍处于周期性下跌通道,粮价将保持平稳运行

今年猪肉价格似乎坐上了“过山车”。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监测,春节后,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下跌,5月份跌至近8年低点,5月16日,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为每公斤10.4元,比年初高点下跌约1/3,比去年同期下跌28.5%;5月中旬后出现了一波反弹,截至8月22日,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反弹至每公斤14.08元,比5月16日的低点上涨35.4%。

“今夏气温高且持续时间长,生猪生长迟缓,局部地区又出现疫情,市场供应偏紧,8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6.5%,涨幅比上月扩大3.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绳国庆说。

不过,这几个月的生猪价格反弹属于季节性回升,猪价总体仍处于周期性下跌通道。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从历年情况看,通常春节前生猪价格就会由涨转跌,4、5月份持续低迷,下半年进入传统消费旺季,总体稳中有涨。今年生猪价格5月中旬企稳回升,符合正常季节性波动规律。另一方面,去冬今春多地天气严寒,一些地方仔猪流行性腹泻疾病多发,死亡率偏高,按约5个月育肥期测算,正好导致5、6月份以来生猪供给阶段性减少,这是近期价格回升较快的主要原因。

“同时应该看到,近期猪价回升幅度大,与春节后价格跌幅明显也有很大关系。与近几年同期价格相比,生猪价格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该负责人表示,当前生猪产能依然偏多,价格仍处于周期性下行通道,后期出现明显上涨的可能性较小。“8月份以来,部分地区发现了非洲猪瘟疫情,但已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发生以来,生猪价格未出现异常波动,运行较为平稳。总的看,疫情对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影响是有限的。”

市场普遍反映,今年猪价进入了“调整年”,总体处于周期谷底。从发改委调研中市场反映的情况看,随着季节性因素影响的消退,9—10月份生猪供给将明显增多,价格可能出现回落;伴随冬至前市场需求的明显扩张,11—12月份生猪价格可能有所回升,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除了“菜篮子”,也有消费者担心“米袋子”:下半年的粮价会不会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比去年下降2.2%,早稻产量也下降4.3%。

“今年早稻产量有所减少,既有不利天气的影响,也是主动调整种植结构的结果,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成果。”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首席统计师侯锐分析,“由于早稻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比重较低,加之稻谷库存较多,所以早稻产量下降对国家粮食供给影响十分有限。”

从市场价格数据看,今年以来大米、面粉价格保持稳定。8月中旬,36个大中城市晚籼米、粳米、标准粉平均零售价格,比年初分别略升1.9%、0.7%和0.4%,富强粉下降0.4%。

“总体来看,国家稻谷、小麦库存十分充足,各类粮食加工贸易企业库存也比较充裕,大米、面粉生产供给稳定,完全能够保证供应,预计后期国内粮食价格仍将保持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说。

我国价格总水平将保持平稳运行,出现明显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我国价格总水平变化,受到国内外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影响。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各方面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价格总水平将保持平稳运行,出现明显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从宏观层面看,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尽管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国内总供求关系将保持平稳。8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连续17个月保持个位数增长,去年三季度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持续呈下降态势,货币环境总体稳健中性。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将继续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推进结构性去杠杆,继续加强金融监管,国内货币环境明显趋松的可能性小。

从商品层面看,我国农业生产稳中向优,夏粮产量虽略有减少,但仍属丰收年,且占粮食产量大头的秋粮长势正常,蔬菜生产平稳,生猪产能依然处于高位,蛋鸡养殖规模总体稳定;工业生产总体稳定,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裕,市场竞争程度高,而随着去产能、强化环保监管取得显著成效,上游能源原材料行业供给日趋平稳;服务业加快发展,供给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从国际市场看,世界经济延续增势但各国走势出现分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进入实质收紧阶段,政策调整外溢效应更加明显;个别国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受此影响,6月份以来国际市场价格总体走弱,8月15日反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RJ/CRB指数达到186.8点,跌至全年低点。

“总的看,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对国内的输入性压力有限。”该负责人说,短期因素的扰动不会改变我国价格总水平平稳运行的态势。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会有所回落。制图:郭 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