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在互联网时代“画一个更大的圈子”

2018-10-09 20:57:56 信息来源:光明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关注“00后”上大学】

作者:佘宗明(媒体评论员)

虽是如期而至,却也备受期许,“00后”开始成为大学新生主角,注定会在新生代形象的加持下成为焦点。据媒体报道,“00后”们入学时随身行囊很“空”,不少人是“空手到”,行李多用网购;电脑未必会带,但智能手机会贴身;护肤、美容产品都不缺,生活更显精致。

“移动互联网一代”“二次元世代”“独二代”,尽管“C位出场”的很多“00后”拒绝被随便定义,但时代烙印终究会在代际特征截面上留痕,这些会浓缩为各种标签。而“空手到”和智能手机、护肤品,正是“00后”们特点的微观映射:身为千禧宝宝、生于中国“入世”节点、长于移动互联网兴起时代的“00后”们,被时代所Pick(选中),享受到了全球化、移动互联网、整体性消费升级的复合红利,物质上更充裕,精神上更没有包袱感,生活方式则被网购和互联网社交等影响。

成长期与中国WTO周期叠合的“00后”们,未必缺乏开阔视野与独立精神;从小受互联网文化濡染的他们,大概对多元世界有着更深的体认和理解。饶是如此,公众仍希望“00后”学子们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画一个更大的圈子”,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这个世界。

“画一个更大的圈子”,是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在2018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主题。他鼓励学生们踏出自己的小圈子,去拥抱更广阔的圈子,可以包罗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截然不同的人,也包括完全超乎自己想象的人。在他看来,跟Twitter上的700个粉丝或Facebook上的1000位好友交流,看起来是个巨大的交际圈,但如果所谓的“朋友”都在展示相同的故事、思想和观点,个人的世界仍很窄,相比之下,“与现实生活中的6个朋友聚在一起谈话,可能会让你获得更加多元的观点和意见”。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00后”们,兴许每天都能接触到海量信息,信息过载、社交冗余也成了现实境遇,但这未必会不断开阔他们的眼界,也可能将人推入“算法牢笼”和“网络回音室”。

互联网研究者桑斯坦就在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因公众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往往是跟着兴趣走,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而网络也以“协同过滤”的方式,提供消费者偏爱的信息,投其所好,自动隔离了别的意见,这也会造成内闭化的信息环境。

互联网既可能是多元信息的集散地,也可能是“坐井观天”的井口。对“00后”们来说,要让自己的思维“+互联网”,也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努力跳出“小圈子”的价值窠臼,塑造自身的认知“广角”,多些向美而行,避免被“假丑恶”的意见气候带偏。诚如一句电影台词所说的:“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儿来的世界观?”而大学阶段的经典阅读、知识汲取与学养积淀,是构筑丰满、积极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于内心处“观世界”的方法论。

大学是个熔炉,它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会提供更多的人际交流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以兼容并包的胸怀,更多地与人接触、倾听、互动,也是“画一个更大的圈子”的题中之义。本质上,大学之大,既在大学,也在于学生之大。而学生之大,就该“大”在胸怀、见识和视野上。

要拓展自己的视野,就该在融入现实中发现自我。心理学家帕特里夏·林维尔认为人有多面性,她称之为“自我复杂性”。她研究发现,更大的自我复杂性可以成为抵御消极体验的“缓冲器”。而呈现更大的自我复杂性的方式,就是有更多凭业缘或兴趣支撑的圈子,跟不同圈子的伙伴联结,而非靠某个圈子、工作定义自身——也就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认知的篮子里。挣脱圈层桎梏,以包容心态去认知外界、理解他人,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丰富自身体验,也是对抗“丧”和生活无意义感的良方。

世界那么大,就该多去看看,这里的“世界”也包括精神世界。对“00后”学子来说,在静好生活外,“画一个更大的圈子”,也是一种以初心为原点的画圆,一种知行层面的跋涉。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09日 08版)

 

原标题:在互联网时代“画一个更大的圈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