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做新时代“大国工匠”

2018-10-17 22:56:19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5日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产业工人优秀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高凤林、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分厂研磨班宁允展、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谭文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潘玉华和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洪家光围绕“做大国工匠,争当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高凤林是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1980年技校毕业后至今,一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30多年来,他多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高凤林认为,工匠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思想层面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第二,行为方面要持续专注,开拓进取;第三,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以最大的能力、能量投入到产品制造过程中。他表示,工匠精神需要三个方面支撑:一是需要具备知识技能,掌握创新方法;二是具备技术技能,手中要有本领;三是效率技能,如果速度上达不到,仍然赶不上发达国家。

作为一名车辆钳工,宁允展目前主要从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研磨及组装工作,是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是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杰出代表。从业20多年来,他攻克了转向架制造的多道难题,拥有5项国家发明专利。他手中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1000多列高速动车组,累计奔驰了10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万多圈。宁允展说,“工匠精神就是要专注于自己的岗位,踏踏实实地完成好每道工序,做出精品”。

试油工谭文波表示,工匠精神应该是对整个人心智的磨炼,人品的淬炼。总结起来是9个字: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精于工,就是对自己的技艺,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匠于心,是对心智的一种磨炼,要挡得住冷嘲热讽,走上工匠路就是一条修心的路;品于行,是人品的淬炼,用一份专注和执着去完成一个一个的中国制造。

与在大型装备设施上加工组装不同,高级技师潘玉华的技能更像是在“绣花”,她能在手表大小的元器件上手工植入1000多个细小铅柱,被人们尊敬地称为“军工绣娘”。潘玉华认为,创新是工匠的重要品质。工匠精神不仅要有传承,同时还要有新的思路和思维,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工匠精神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总是要持有一种怀疑、探索的态度,不断地在工作中磨炼和思考。

车工洪家光是5位工匠中唯一一位“70后”。他表示,进入新时代,具有创新变革意识的工匠才能助推企业产品的转型升级。企业应该加强对青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多培养一些工匠,多给他们一些时间、信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国家也出台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文件,我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下,青年技能人才未来发展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洪家光说。

作者:常理

《经济日报》(2018年10月17日 第04版)

 

原标题:做新时代“大国工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