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5省份机构改革方案已获批

2018-10-28 18:32:1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7省政府设立一个全新机构)

目前,省级机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截至10月27日,25个省份的改革方案获批准。其中,至少16地的具体调整方案已向社会公开。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在机构设置上,除了总体与中央保持一致,省级机构改革方案也鲜明地体现出了本地特色:比如东北三省不约而同地组建有关提升营商环境的机构,因地制宜;重庆、山东、广东等7省份则成立了“大数据局”,前瞻性很强。

 

1540691470388

浙江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民众合影留念

8省份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官到位

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省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要在今年9月底前报党中央审批,年底前机构调整基本到位。所有地方机构改革任务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目前,至少已有25个省份的方案获批准。其中,湖北、江苏、山东、海南、重庆、浙江、吉林、黑龙江、江西、广西、福建、广东、湖南、宁夏、辽宁、内蒙古16地公布了自己的具体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福建、山东、江苏、湖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改革后的省级党政机构数量为60个。只不过,党委机构、政府机构的数量并非一致。比如福建设置党委机构19个、政府机构41个,山东则是省委机构18个、政府机构42个。

除此之外,重庆数量较多,有64个。较少的是海南和宁夏,均为55个,广东省党政机构数量也在60个以内,为59个。

今年初,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开启,退役军人事务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崭新亮相。基于“总体一致”的原则,省级机构改革之中也诞生了相对应的部门。

以退役军人事务机构为例,已公布具体方案的15省份均提出建立相关部门,并且8省份的主官已经到位。他们分别是罗时祥(海南)、陈奕辉(福建)、陈小山(广东)、黎海滨(吉林)、锡东光(黑龙江)、张邦平(重庆)、唐勇(湖南)、张宝娟(江苏,女)。

作为全国率先开展退役军人机构改革的省份,海南的探索值得关注。厅长罗时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南是祖国的南大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驻军部队多,每年复转军人安置的数量也比较多。

该机构成立后,一方面管理保障职责进一步拓展,比如增加了“文职人员抚恤优待”“退役军人医保、社保、住房保障”等新内容,另一方面服务保障对象由原来重点保障的享受定期抚恤和安置人员,向所有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及其家庭拓展。

东三省突出提升营商环境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全面完成中央“规定动作”的同时,各地突出特点,紧扣省情,因地制宜搞好“自选动作”,使得机构改革亮点纷呈。

以提升营商环境为例,黑龙江、吉林、辽宁均表示要加强此方面工作,并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不同的机构调整方式。具体来说,黑龙江组建了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辽宁成立了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它们均为省政府直属机构。吉林则组建了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职责之一正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1540691470442

今年初,沈阳举办“营商环境从我做起”活动

软环境好比空气、阳光和水,企业一刻也离不开。为此,东三省把营商环境上升到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突破口的高度来谋划部署推动。比如早在2016年底,经中编办批准,辽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成立,成为全国首个。

随着此次省级机构改革,辽宁再向前走一步,不但保留该局,还将其由省工信委的部门管理机构升格成省政府直属机构。该机构的成立,表明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绝不会只是一阵风,而是正在转化为制度层面的努力。

作为兄弟省份,黑龙江在提升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也值得关注。除了此次新建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之外,其还将有关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立法重点,积极从制度层面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就在日前,《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与监督条例(草案)》接受分组审议。该草案明确指出,要全面清理行政权力事项、证明事项,推进简政放权,并对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努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等方面作出规范。

7省份组建“大数据局”

纵观本轮省级机构改革,突出的一个特点是非常富有前瞻性。典型的例子正是各地纷纷组建“大数据局”,以此推动智慧政府、智慧城市建设。

从已经公开具体改革方案的16个省份看,山东、重庆、福建、广东、浙江、吉林、广西等7省份均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大数据,占比近一半。

具体来说,山东要在省政府办公厅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等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省大数据局,作为省政府直属机构。方案称,这是为主动适应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解决部门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问题,加快推进“互联网+电子政务”,建设“数字山东”。

重庆在整合了经济信息、发展改革等部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等职责,组建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优化创新引擎提供坚实保障。

广东组建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应用,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25省份机构改革方案已获批 7省政府设立一全新机构

浙江组建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资源管理等工作。通过组建这一机构,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统筹管理公共数据资源和电子政务,推进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进一步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字浙江建设。

广西组建大数据发展局,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数字广西建设,充分利用中国-东盟信息港这一平台,完善三位一体、联动发展的大数据发展体系,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壮大新动能,力求赢得高质量发展主动权。

吉林省组建了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将省政府办公厅的电子政务建设、政务公开协调职责,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相关部门的省大数据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数字吉林”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职责等整合。

此外,福建也设立了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管理局)。

除了以上7省份,湖北则为了加强全省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全省“放管服”改革,整合相关部门职责,组建省政务管理办公室,作为省政府办公厅部门管理机构。

各省份大数据管理局的成立,表明当地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专职机构的设立也能够真正敦促、教育各级各部门更重视大数据建设,进而帮助当地政府更好地整理、汇集数据,为当地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

当然,除了提升营商环境专门机构、海洋局、大数据局之外,各省份还有其他因地制宜设置的部门,比如广西组建了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广东组建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海南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还加挂了省委自贸区工委会牌子。山东、广西提出组建海洋局,海南则在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加挂海洋局牌子。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公开具体机构改革方案,会有更多富有地方特色、体现缤纷多样发展路径的机构出现,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 长安街知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