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5省份前三季度GDP出炉

2018-10-28 18:33:2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消息称,初步核算,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0899亿元,同比增长6.7%。这之后,各省份也陆续亮出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截至10月27日,已有25个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政知见注意到:总量方面,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6万亿元,其经济总量暂居25个省份榜首;增速方面,云南前三季度GDP增速9.1%,暂列第一,天津前三季度增速为3.5%,暂时垫底。

如何看待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在延续。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缓。

不难看出,已公布数据的25个省份经济运行情况也体现着上述所称的“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缓”的大形势,不过,每个省份具体问题不同,也有着自己的“新”情况。

总量和增速

先看总量。

政知见通过梳理25省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暂列前三位的为广东、江苏和浙江。广东为7.06万亿元,江苏和浙江分别为6.70万亿元和3.97万亿元。此外,四川和河南GDP突破3万亿大关。

增速方面。

云南以9.1%的增速暂时领先,超出全国水平2.4个百分点,紧随云南的是贵州和江西,暂列前三季度GDP增速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在25个省份中,有15个省份的GDP增速“跑赢”了全国数据(6.7%),与全国数据持平的是北京和江苏。

海南、内蒙古、天津2018年前三季度GDP增速未达到6%,分别为5.4%、5.1%、3.5%。

目前,还有山东、新疆、西藏、辽宁、黑龙江、吉林6个省区未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

榜单变化

与去年同期和今年第一季度以及今年上半年相比,榜单变化不小。

2017年前三季度GDP增速,海南和天津分别为7.5和6%。2018年第一季度海南GDP增速为5.1%,天津为1.9%。2018年上半年海南和天津的GDP增速分别为5.8%和3.4%。前三季度海南和天津GDP增速则为5.4%和3.5%。

据天津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4658.36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52亿元,下降7.6%。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下降14.2%,其中,民间投资下降13.4%,占全市投资的43.2%。

此前媒体报道,今年1月,滨海新区重新调整GDP统计数据,天津开始“挤水分”,并将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从去年的8%下调为5%,也创下近年来新低。时任天津市代市长张国清表示,今年是天津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生死攸关的一年,将着力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海南方面。大家都知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为消费、出口、投资。从海南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1%。关于下降原因,海南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渊日前对媒体表示,这是多方面因素叠加导致的。一是我省出台了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开发投资受此影响规模明显萎缩。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5.2%,影响全部投资下降7.8个百分点。二是部分项目由于规划调整、融资困难或者前期工作不充分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推进迟缓。其他非房地产项目投资同比下降了10.9%。

自2017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速一直处于回落态势。内蒙古2018年前三季度GDP增速未达6%,为5.1%。内蒙古统计局关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指出,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政知君注意到,通报指出的因素包括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不充分、投资降幅依然较大、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等。

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提速

政知见注意到,多个省份2018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中提及了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的情况。

先看全国数据。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较好,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进出口分别增长19.4%、11.9%和11.8%。

前三季度,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4.4%;河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04.2亿元,增长37.0%。天津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东盟出口分别增长72.4%和29.2%。

再看下其他方面进出口情况。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3%、6.5%和12.6%。

事实上,出口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222839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8585亿元,增长6.5%,加快1.8个百分点;进口104254亿元,增长14.1%,加快2.5个百分点。

那么,一些省份具体的情况又是怎样的?浙江省是传统的外贸大省,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显示,前三季度浙江省进出口较快增长。

10月22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王美福告诉记者,进出口从现在的走势来看,可能与原来的预计不大一样,大家觉得中美贸易摩擦以后,是不是出口马上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事实上现在贸易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的。总的来看,世界贸易需求还很大。只要有需求,我们就有市场,就有生意。

进口增长又传递出什么信号?王美福表示,从进口来看,我们确实是进一步向世界开放,我们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无论是商品还是服务都有进口,所以进口增长速度比较快。

 

和浙江相似,前三季度,河南省出口快速增长,进口显著增加。其中,出口2307.3亿元,增长22.1%,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对美国进出口833.5亿元,增长43.2%。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江苏、天津对美国前三季度进出口额是增长的,江西和广西则是下降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西与美国双边贸易额173.52亿元,同比下降12.5%。

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进出口的整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3%、6.5%和12.6%。

消费升级

近期,社会上有不少针对“消费降级”话题的讨论。

政知君注意到,在多地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中都提及了这个词。

陕西统计局网站关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指出,前三季度,陕西省消费升级态势明显。表现在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快速增长和新兴消费模式带动作用明显。数据显示,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7.5%,通讯器材类增长16.0%,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15.5%。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继续呈引领态势,同比增长39.2%。此外,福建、山西等省份也提及了消费升级情况。

针对“消费降级”话题,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盛勇此前也表示,消费较快增长、规模扩大、贡献提升、结构升级的趋势还在延续,但制约消费的因素也还较多,还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提升供给质量。

除了消费升级,多地经济发展中出现“新动能”也是看点之一。

比如,福建前三季度动能持续发力。反映工业新动能的产品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8.2%、26.7%、104.8%。

如何看待整体经济形势

政知君注意到,多地在通报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都提到了经济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对于上述问题该怎么看?

事实上,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盛勇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已经回应,他说,前三季度从增长、就业、物价、收入和国际收支这些宏观指标来看,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同时我们也看到,经济运行确实稳中有变。这个变,变在哪里呢?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变数确实在增加,比如前三季度世界经济增长的动能有所减缓,世界贸易扩张的趋势也有所放缓,包括一些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多的困难,近期我们看到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外部环境变数在增加,中美经贸摩擦也有不确定性,这会给我们经济的稳定运行增加不确定性,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

但是,毛盛勇也强调,要看到国内经济发展也有很多确定性因素,比如中国经济的韧性比较强,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比较好。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红利将继续释放,这也是确定的。 

10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采访。他表示,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

刘鹤还提及,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看,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一次结构性的变革,我们常说,是从传统动能向新动能转变,现在市场很关心向什么方向转?清晰描述这个转化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因为这是一个市场化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但从需求方向来看,有几点是明确的。第一,中国巨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崛起,他们在创造巨大的多元化需求;第二,人口老龄化明显,也在形成巨大需求;第三,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这既要求我们提出供给侧解决方案,也会创造巨大需求;第四,绿色发展创造着发展机遇。我们要辨认和抓住新的机遇,努力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产业,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资料 | 新华社 各地统计局网站 国新办网站 中国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