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个手机装十几个政务APP,基层干部看晕了

2018-11-02 01:24:03 信息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一个手机装十几个政务APP,基层干部看晕了

“我们常用的政务APP有14个,这还不包括政务微信公众号。我上班时要不停盯着手机,牵扯了很多精力,占用了不少休息时间。”10月26日,浙江省纪委督导调研组明察暗访时,舟山一位基层干部感慨。APP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多APP的推出,也给基层工作增加了一定负担。“在操作APP的时候,来办事的群众常会误认为我们是上班玩手机。”

在察访中,多地基层干部提到,当前政务APP让人眼花缭乱,令基层疲于应付;个别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内容远离群众,甚至成为“僵尸号”;有的工作微信群和政务办公群成“秀场”,存在“干得好不如晒得好”倾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渐渐露头。

近日,督导调研组在新昌县某乡镇察访时统计,每位干部的手机上普遍装有七八个工作APP和20多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每天若要认真完成APP上的“留痕”任务,要耗费两个小时左右。

杭州市拱墅区一位社区干部反映,某平安工作APP不太好用。它考核的是里程数,可因为是专网,信号不稳定,时常出现走访后未记录的情况。而且城市社区大多是楼上楼下巡查,却不计算在里程数内,导致一些社工为了不在考核排名中落后,要专门出去溜圈刷里程数。而且走访时间一定要是上班时间,很多走访是在晚上,系统却不认可。

另一社区干部反映,仅走访群众一块内容,就要在民政、某综治APP、某智慧平台等3个地方录入数据,每天录入的内容几乎相同,存在重复登记,希望内部数据资源可以整合。

察访时,还有一些干部表示,一些APP服务内容同质化。有干部反映,一些APP的部分功能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或支付宝都可以实现,但仍被单位要求强制下载。还有干部反映,下载后还要实名认证并截图发到单位群里。

督导调研组察访时发现,有些本该“生动活泼”服务群众的微信公众号却“表情呆滞”,远离群众关切。调研组查阅几个地方的官微后还发现,丽水市某县政府认证的官方微博总共就发布了3条信息,今年3月之后再也没有更新过。金华市某县新闻办认证的官方微博已经连续19个月没有更新过。

一些工作微信群和钉钉群也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宁海的一位乡镇干部表示,现在不少工作都要通过微信和政务办公群进行留痕管理,有的联村干部村里到过了,照片发了,工作就算干过了,并没有真正深入群众,问题并没有解决。“上级要求在工作群里上传社保、计生等政策宣传的工作照片,可有的人只是到村里的公告栏里拍张照片,发到群里就完事儿。”

“工作群里也有‘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的情况。”舟山一位乡镇干部反映,个别干部会在群里有意晒各种工作照片,把摆拍的下基层照片和加班工作照发到群里,以求领导“看得到”。有干部担忧,这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如果盛行,会影响低调实干者的积极性。(浙江省纪委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