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海关总署:为进博会提供全方位通关保障

2018-11-06 01:54:14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进口博览会的展品通关是史上最快的!”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口博览会专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不止一次地听到报关经理们的感叹。就在20多天前,进博会“吨位”最大展品金牛座龙门铣从提交ATA单证册到完成海关审核放行,用时不到2分钟。

这一幕正是海关总署全力支持、服务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一个缩影。今年6月份,海关总署发布了支持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13项便利措施,内容涵盖了量体贴身打造通关指引、依托信息化系统提供全流程服务、统一税款总担保减轻企业负担、设置专门通道优先办理等展品进境的全部环节。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副研究员杨长湧表示,海关上述13项便利措施均具有较高的含金量,“特别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海关通关须知》《检验检疫禁止清单》和《检验检疫限制清单》等文件,是行政执法中利用负面清单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和创新,有助于提高政府效能,经过进博会的检验后,有望得到进一步复制推广”。

“在充分了解参展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海关为进博会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支持措施,目的是为参展企业带来切切实实的通关便利。”海关总署监管司副司长何晓睿举例道,比如对ATA单证册延长其进境期限,从通常的6个月延长到1年,延长了展品在境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海外参展商在进博会结束后继续利用进境展览品拓展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进口博览会的参展效应。

除了延长展品入境时限等举措外,在进博会闭幕后,相关参展展览品还可结转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实现展览品与保税货物的模式转换。

对于广大进境参展商来说,这个小小的转换带来了满满获得感。众多希望留在中国境内开展保税展示、继续寻找买家的展览品,可直接结转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无需实际“出境”即可办理结案手续,商品性质从展品转化为保税货物,此举将大大降低参展企业的成本。

此外,为方便参展食品企业开展市场推广,海关规定相关预包装食品可免于加贴中文标签,但参展商必须在展览品旁以中文注明品名、保质期、食用禁忌和食用方法等信息,方便参观进口博览会观众根据个人情况作出选择判断。

“免于加贴中文标签,并不意味着放松疫情疫病防控。对于进入进口博览会用于品尝、散发的预包装食品,海关都会提前开展风险评估。对于有检疫准入要求的食品,都必须经风险评估确定没有疫情疫病传播风险后,才能允许参展。”上海海关副关长黄迂明说。

作为进博会主办地海关,上海海关把监管服务进博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集约化监管模式,以最高标准和水平做好各项工作,力求将首届进口博览会打造成“市场向国际开放、进口向展会集聚、通关向智能提升”的开放高地,为办好进口博览会提供海关方案。

为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上海海关与相关部门及企业保持密切沟通,第一时间完成了进博会会徽、吉祥物等6项著作权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同时针对进口博览会参展商数量多、参展品类杂等特点,组织业务专家实施监控,锁定高风险商品种类,深化信息互通和协同执法,进一步提升打击侵权工作合力。截至目前,上海海关共立案查处涉嫌侵犯进口博览会参展商知识产权案件18起,查扣侵权商品22.4万件,涉及参展商品牌包括3M、丰田、大众、捷太格特、宝马等。

一手抓优化监管服务,全力保障办展需求;一手抓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进博会辐射效应和溢出效应。海关总署还将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积极推动上海市“6天+365天”保税展示展销常态化方案早日落地。

目前,在海关总署指导下,上海海关已研究制定出暂时进境展览品结转、保税展示交易等支持措施的制度规范和落地方案,展品与保税品相互转换的申报方式及后续监管措施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还面向参展单位编制业务指引,提前做好企业评估、事前验核、货物备案申报等准备工作,把支持措施办好办扎实,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