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宁吉喆: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018-11-12 00:27:08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近年来,在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记者: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增强民营企业信心?

宁吉喆: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增长9.9%,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我国经济以自身良好的基本面,有效对冲了外部影响和冲击。同时,经济运行稳中有变,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凸显。民营企业预期不稳、信心不强,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碰头的结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的六方面政策举措,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最重要的是扎实推进落实中央提出的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各项部署,保持国内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特别是要大力培育发展国内市场,使广大民营企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在巩固民间投资良好增长势头方面,下一步将开展哪些工作?

宁吉喆: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持续保持回升态势,增速保持在8%以上,快于整体投资的增速。目前民间投资已经占整体投资的约60%,但民间资本发展的潜力还很大,空间十分广阔。这些年,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民间投资比重上升,我们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为民间资本服务,吸引他们进入国家投资项目。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进一步调动了民间投资积极性。

下一步,重点是抓长效、优服务、清障碍。所谓抓长效,就是每年常态发布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清单。对已公开推介的项目,明确支持措施,持续做好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使民间资本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所谓优服务,就是进一步清理投资审批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加大国家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和应用力度,实现各类审批事项办理平台全覆盖,全方位提高投资服务引导水平;所谓清障碍,就是继续破除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隐性障碍,鼓励民间资本重点投入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项目,鼓励各地借鉴有关地方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开展“银税互动”等做法,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

现在,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短板还不少,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不能适应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需要。我们将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把握好投资的方向,聚焦要补的短板。在此过程中,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进来,这必然将为民营企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记者: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国家发改委将出台哪些举措?

宁吉喆: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7个重要领域率先开展试点,截至目前已推出三批共50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项目,推动了混改企业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也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为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释放更大空间。

一是扩大试点范围。在做深做实前三批50家混改试点基础上,将尽快启动第四批试点,持续释放试点示范效应。

二是用好民间资本。重点在充分竞争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企业股权结构优化,促进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出台重要领域混改试点企业员工持股等政策措施,完善与混合所有制企业相适应的市场化薪酬机制和更加灵活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等,探索适用于“混改后”企业的国资监管新模式。

记者:如何更好地弘扬企业家精神,全方位推进产权保护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

宁吉喆: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方位推进产权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相关工作。

一是完善法治体系。推动完善财产权保护法律规定。推动在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上取得更大突破,解决一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问题,有多少错纠多少错,还当事人一个公平,发挥“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示范作用。

二是强化政务诚信。推动地方政府强化诚信履约意识,切实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目前,我们正会同全国工商联,研究共同开展产权保护领域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切实推动解决一批因政府失信导致企业权益受损的问题。

三是保护知识产权。推动修订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法定赔偿上限,对侵权者形成有力震慑。在更多创新活跃地区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高维权保护的便利性,降低维权保护成本。

四是加强政商沟通。我们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政策文件,推动各地方、各有关方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家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记者:如何持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大支持?

宁吉喆: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营商环境欠佳、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我们在现有政策基础上,从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和用工制度、鼓励技术创新、强化政策落实等7个方面,提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我重点介绍3个方面情况。

一是实施负面清单。在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后,将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行调整,不断提高清单的科学性、规范性。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在初步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完善指标体系、健全评价机制,在部分省市县区全面推开营商环境评价试点,2020年在全国推开。着力构建项目先建后验、合法权益损失补偿、长期帮扶服务等制度,大力推动解决“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征集到的办事堵点问题,为中小微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三是减轻税费负担。围绕税费负担重、政策获得感不强等问题,着力增强政策含金量,深化增值税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偏高收费标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让企业切实享受到减负政策带来的好处。

总之,面对外部风险挑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民营企业攻坚克难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相信民营企业一定能够迎风破浪,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