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吸毒市长落马后 这个地方接连查处公职人员吸毒

2018-11-27 20:28:56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近日,湖南省纪委官网三湘风纪网登载了一则消息。在消息中,湖南临湘市纪委监委通报了5起公职人员涉毒典型案例,5名吸毒人员有公安局、文新局、城管大队等单位职工,均被查处。这一通报专门针对公职人员吸毒问题,颇不寻常,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临湘市专门针对吸毒的公职人员进行查处并集中通报,是有背景原因的。2015年4月,时任岳阳市临湘市市长的龚卫国因涉嫌吸毒,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其临湘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先后被免,该案件引发广泛关注,龚卫国也被称为“吸毒市长”。

被查后,龚卫国在其忏悔录中称:“自从我认识一老板后就一而再地吸食毒品,刚开始带着好奇,后来把它当成了解酒释压的良方,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吸坏了身体、吸垮了家庭,吸毁了前途,在毒品的诱惑下走向另类人生,成了吸毒市长。”龚卫国的吸毒行为,无疑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当年10月27日,湖南省政府官网发布一则“省委巡视组、省属高校巡视组反馈巡视情况”的消息,其中提及临湘市“干部工作作风飘浮,违反‘八项规定’屡禁不止,吸毒情况比较严重。”为此,临湘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点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吸毒现象,三年来常抓不懈,这才有了这则引人注目的新闻。

在这次通报之中,共有五名当地公职人员因吸毒遭到查处。他们分别是:临湘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忠防卫生院职工余宏、临湘市公安局职工李辉、临湘市文广新局职工陈宏、临湘市城管局城管大队职工胡飞宇和临湘市交通运输管理局运管所职工梁钧华。这五名涉毒人员虽然均属基层职工,但供职的部门却都十分重要,其中甚至有公安局、城管大队这样的执法机关。毒品对公职人员的侵蚀,各界都深恶痛绝,而如果这种侵蚀进入了执法单位,后果无疑更为恶劣,因此必须对其予以严厉查处。

在通报中,这五名被查处的“反面典型”分别被处以了5到15天不等的行政拘留,三人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两年,一人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三年。五人之中,有四人被政务开除,两人被开除党籍,处分不可谓不严厉。对公职人员吸毒问题的高压处理态势,也并不仅仅体现在这次被通报的五人身上——事实上,2018年内,三湘风纪网公布全省各地查处的涉毒案件已达10次,涉及9市(县、区),被查处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共有24人。

2015年,《半月谈》杂志曾刊发一篇题为《公职人员成瘾君子,部分地方干部吸毒圈调查》的文章,对公职人员吸毒现象进行了专门调查。在湖南、云南、山西、四川等地浮现的少数公职人员吸毒案例中,半月谈记者发现,“毒吏”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和社会人员之间已形成了“毒友圈”。

文章提到:在涉毒干部中,已形成买卖毒品、共享毒品、吸食毒品“一条龙”的链条。一些干部相互介绍发展成为“毒友”。中部某县一公职人员因多次吸毒被“双开”,他在接受调查时称,第一次吸食麻古是在2011年,当时信用社的一个朋友叫他去宾馆,“他们叫我吸,我就吸了两口”。从此,他就进入了“毒友圈”,并多次从另一位公职人员手中购买毒品。

为此,该篇文章提到:有专家建议,对干部吸毒应实行“一案双查”,即凡是对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党员干部吸毒问题不闻不问、失察失职、纵容包庇、压案不查,或接到公安机关移送的线索不处理等,一经查实,在查处案件直接当事人的同时,还要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责任。对于单位部门内干部吸毒屡禁不止,或多人群吸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应从重追究单位党委主体责任。

关于公职人员吸毒,《环球时报》曾经发表过评论,指出公职人员吸毒的本质原因,就是“三圈不净”。所谓的“三圈”,分别是“娱乐圈”“社交圈”“生活圈”。评论指出:官员吸毒,很多是毒腐相连。公职人员与毒品的第一次接触,多发生在交际应酬中。诱使公职人员吸毒的企业老板或社会人员无非是看中他们的权力,用毒品“绑架”为其谋利。也有的公职人员自身生活圈子不洁净,周围人把吸食新型毒品当做交往方式,“上等人都玩这个”等观念在朋友圈中流行。还有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压力大,在“试试”的心态下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2016年4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公务员吸毒问题防治工作的通知》,指出近年来各地公务员染毒问题呈现案件数量上升、人员遍及各地、涉及部门广泛、滥用种类以合成毒品为主等特点,要求加强对公务员的毒品预防教育、问题排查发现和查处力度、协调开展公务员招录吸毒检测工作以及加大对公务员吸毒问题严重地区的抽查暗访和约谈问责力度。

上述举措,体现出了国家对整治公务员吸毒问题的决心,而像湖南纪委这样,定期通报查处涉毒公职人员典型案例,也不失为一个强化整治力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的好办法。公职人员吸毒问题虽然规模不大,总数不多,但影响却很坏,对此,只有以最严厉的态度加以打击,才能让公众放心。

(资料来源:三湘风纪网、半月谈、环球时报、新京报等)

撰文 / 杨鑫宇

原标题:“吸毒市长”落马后,这个地方接连查处公职人员吸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