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徐工集团:匠心铸造国之重器

2018-12-07 23:35:31 信息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2017年12月12日,对徐工集团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考察,勉励徐工集团着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好模式、好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咛和嘱托,是对徐工集团几十年来坚守匠心正道的最高褒奖。改革开放40年来,徐工集团胸怀世界,将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最强劲动力,在一个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行稳致远,后来居上,持续引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和振兴,跻身于世界舞台中央。

锐意改革 扫清积弊

勇于自我改革是徐工集团发展的力量源泉。1989年,徐工率先开展集团化改革之路,作为全国集团化改革样板组建成立。“从这时起,徐工就开启了改革大门,之后的道路虽然艰辛曲折,但这扇大门始终没有关上。”董事长王民说。

1999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徐工集团内外交困,曾一度走到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王民的带领下,徐工选择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破题要点,相继开展“七项专项治理”和“三项制度改革”,通过管理人员自降薪水、建立人员流动机制、规范领导干部行为等做法,使企业稳定了局面。

2012年至2016年,国内行业进入收缩调整期,徐工通过去产能、去杠杆、补短板、改模式等转型举措,逐渐将产业以起重机、装载机、压路机为主的“老三样”发展成为以挖掘机、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矿业机械、重卡与环境产业为主的“新六样”;同时,不断推行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的产品战略和“技术领先、用不毁”行动标准等重大举措,为公司凤凰涅槃积淀了新的生命力。

2017年,徐工主营收入创历史新高,利润同比增长350%,今年前4个月,继续保持了主营收入同比增长57%、利润同比增长147%的强劲增长势头。

瞄准高端 自主创新

在日前发布的2017年江苏省创新型企业100强名单上,徐工集团位列第一。王民说:“徐工力争在2025年进入世界前三,并希望一批中国企业进入前十强,这样中国才能跻身工程机械制造强国之列。”

要进入世界前三,徐工用什么做支撑?王民认为,徐工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从技术引进、模仿消化到自主创新,多年来,徐工一直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深厚功底,并创造和保持着工程制造业的多个第一。

今年4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吨位、有着“神州第一挖”之称的700吨液压挖掘机在徐工成功下线,一举打破外资品牌在大型成套矿业机械领域长期垄断的格局;5月,亚洲自动化程度最高、行程最长的冷拔机在徐工液压件公司新厂区建成;同月底,徐工主持制定并成功发布其首个国际标准ISO129-5:2018,真正登上国际标准制定的舞台。

扩大朋友圈 走宽开放路

10月30日,徐工集团举行大型成套矿业装备出口澳大利亚交机仪式,60台全球一流的矿山机械精品展现“大国重器”风采。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向澳大利亚矿业市场批量出口成套化的大型矿业设备,不仅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也标志着以徐工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正逐渐被国际高端市场认可。

这只是徐工集团锐意开放的一组缩影。1992年3月12日,第23届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上,首次出现的中国企业身影,就是徐工。

1997年,徐工进出口公司正式成立,统一全集团的出口和国际化采购业务,此后徐工出口收入和创汇一直保持行业第一。产品出口目前已达178个国家,国外销售占比达30%,未来目标将达到50%。相关数据显示,徐工2017年全球市场出口总额居行业出口第1位。

如今,徐工除了从事一般国际贸易之外,还以整合全球产业价值链为目标,通过开办工厂,并购企业和研发机构,将人员、资本和技术在国外落地扎根、开花结果,朋友圈不断扩大,开放路越走越宽。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7日 01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