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哭墙”再次延长 新增26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姓名

2018-12-12 00:41:20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12月10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佘文彬(前)为遇难者名单墙的增刻名单揭幕。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新华社南京12月10日电(记者蒋芳)佘培庚、张华亮、刘茂清、刘茂源……1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哭墙”再度延长,新整理确认的26位遇难者姓名增刻完成。截至目前,墙上已刻有10664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姓名。

位于纪念馆南面的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1995年初刚设立时,刻有姓名3000个,象征被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历年来,随着史料考证、研究不断深入,曾经多次增刻。

12月10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佘文彬(前)在增刻后的遇难者名单墙前默哀。 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佘培庚,这是我父亲。”新增死难者遗属佘文彬一边指着新刻上的姓名,一边掏出一张父亲的黑白照片告诉记者:“父亲被日本兵抓走的时候,我才7岁,对那时候的记忆比较模糊了,就记得自己趴在门缝里看着他被人带走,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听人说,他被推到江里淹死了。”

佘文彬的女婿汤征说:“我们过去就知道父亲经历的事,但一直就觉得只是自己家里的事,直到看见纪念馆的遗属登记通知,才想起来应该到馆里来登记,这不仅是属于我们一家的记忆。”

由于兵荒马乱,尸骨无存,对于幸存者群体来说,镌刻在“哭墙”上的名字,成为全家祭奠亲人的唯一寄托。

12月10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佘文彬(前)在增刻后的遇难者名单墙前鞠躬。 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当日,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哭墙”前举行了家祭。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夏淑琴拿起毛笔蘸着黑色墨汁为墙上的7位家人的姓名“描红”。1937年12月13日,她全家祖孙9口人中7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8岁的夏淑琴在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幸免于难。

老人一边描一边对身边的志愿者说:“我不认识字,但是家里人的名字,我一笔一划都记得。”

“这些姓名汇总来源很复杂,有战后初期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的各种史料,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采集的幸存者口述证言,以及遇难者家属提供的名单。直到今天,还有一些姓名在做进一步的比对、查证,确认后都将一一增刻上墙。”纪念馆负责人说。

历史不容忘记,随着南京大屠杀研究调查的不断深入,“哭墙”仍将延伸。

原标题:“哭墙”再次延长,新增26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姓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