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双轮驱动”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2019-01-14 22:45:48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2018年,我国央行通过四次降准、增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等,为金融体系提供了中长期流动性保障,积极支持了实体经济。央行灵活精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引导市场合理预期,维护金融、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今年伊始,央行放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并全面降准,凸显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以及微调预调。今年国内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下行压力,外部形势也较为严峻复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要落实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各项政策,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优化政策传导渠道作用十分重要。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以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为主,在宏观杠杆率基本企稳下,如何通过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效果,大力引导银行着力破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开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应重在遵循市场化取向,同时更好地发挥监管激励作用。

一方面,要积极完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我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银行信贷是最主要的社会融资方式,近些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都在70%至80%。因此,信贷渠道也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最重要渠道,实质上是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信贷行为,也反映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框架更侧重“数量型”。银行信贷行为是否符合央行意图,直接决定着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好坏。

银行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只有通过市场化方式驱动,才具有内生动力和商业可持续性。银行的信贷行为除了主要来自市场利益激励,还有来自监管部门考核压力。监管部门可通过完善考核指标、创新产品以及窗口指导等,给予资本、资金等方面监管考核优惠,积极引导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此外,充分发挥好国有大型银行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示范作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要积极疏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货币政策利率传导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属于“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通过货币政策影响实际利率价格,从而影响融资主体决策,这主要通过金融市场完成传导。若名义利率低于实际利率水平,资金借入方意味着获得超额收益。不能充分真实反映资金成本的利率水平,对我国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取得了很大跨越,但仍尚未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利率基准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当前,我国银行间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以及信贷市场利率之间仍存在一定壁垒,与实际市场利率还有不小差距,央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受限。笔者建议,应继续大力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降低金融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由资金供求主体决定价格,尽可能减少利率形成机制中的各种扭曲,推动利率“两轨”逐步合“一轨”,这将对我国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大有助益。

今年要实现“六稳”,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需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效果,建议重点加强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特别是信贷渠道与利率渠道,坚持市场化取向与监管激励双轮驱动,实现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