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扩大共同利益 实现机遇共享

2019-01-21 20:13: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开放意味着什么?

  对于癌症患者赵女士来说,那是进口抗癌药零关税新政带来经济压力的减轻:每个月购买抗癌药的支出从5000多元减少到2000多元。

  对于消费者李先生来说,那是将电动汽车开回家的梦想即将成真的兴奋与激动:特斯拉超级工厂日前在上海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放开外资股比后的首个外商独资项目,特斯拉国产化后价格预计将大幅下降40%以上。

  对于企业家王先生来说,那是在机遇与挑战中转型发展的跃跃欲试:开放是破茧成蝶的过程,只有经历竞争加速的阵痛,才能迎来整个行业的转型和新生。以开放促改革,让真正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开放命题。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在新时代开放大潮中,迎接更大的红利;在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大海中迎接竞争和挑战,在开放中进一步发展强大。

  开放倒逼改革,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0.51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8856.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创历史新高……2018年,中国外贸和外资双创新高的消息日前刷屏,折射出新时代扩大开放新高度。

  在外贸外资双“新高”的数据背后,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一个个大手笔的行动传递出中国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缩短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降低关税总水平,主动扩大进口,放宽市场准入和外资股比限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过去依靠量来取胜,现在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切换赛道,通过加强改革,优胜劣汰,让中国的经济焕发更多的活力。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开放倒逼改革,开放促进发展。通过扩大开放引来外部竞争,就好像鲶鱼效应,强者更强。

  40年改革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路径始终清晰,脚步一直铿锵:从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到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我国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展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从实行“三来一补”发展加工贸易,到开放一般制造业、减少服务业外资限制,外商投资领域更加广泛,对外开放不断向深层次拓展。

  40年的改革开放,一个个中国奇迹证明着开放促改革的成功案例。

  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时候,从核心设备到电话、时钟、地砖,甚至连建厂房用的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在运营水平和管理理念上更是小学生。而如今,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成功落地海外市场,并且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5400多家企业“走出去”。

  受益于开放,在开放中前行。过去30年的合资时代,中国汽车产业把握住了世界汽车产业全球化的潮流,打开国门,把外资车企请进来,把先进经验学起来。

  在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过程中,中国已经成长为最具竞争力、充分市场化的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年销量近3000万辆,连续10年排名全球第一。

  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全球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大道至简,规律只有一条:谁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谁就是产业和市场的主导者。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过了需要保护的起步阶段,形成了规范的运营机制,成熟的产品开发流程,传统技术方面逐渐追赶外资车企,具备了与外资车企在同一平台上竞争的底气,在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等新技术上,甚至处于领先位置。

  产业竞争不充分,对消费者不利,通过开放来推动市场竞争,让消费者受益,也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品牌和中国汽车产业需要经受进一步开放竞争的洗礼,来进行新一轮产业升级。

  扩大开放再出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包装精美的俄罗斯糖果,色泽纯正的法国葡萄酒,还有跨越大洋运来的澳洲龙虾……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食品和农产品展区是参展国家和企业最多、成交额突出的展区,不同的农业文明在这里交融,共同的丰收喜悦在这里分享,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饕餮大集。

  “我们将每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进一步敞开中国市场。”中国政府向世界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郑重承诺。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一年,中国农业对外合作的关键词是“开放”。农业对外开放是符合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正确选择。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也是大豆、棕榈油、棉花等农产品的最大买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保障了国内供应和市场平稳运行。2018年,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促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国内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中国主动扩大进口、鼓励出口,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呈现“三增”,为国内保供稳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食物消费结构仍处在升级过程中,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需要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加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领域扩大开放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刚需”。

  “今后,该出口的要尽力出口,该进口的要主动进口,这是我们明确的政策导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明确表示,进一步开放,将促进中国农业升级、农民增收。

  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和规律显示,发展程度越高的时候,科技进步起到的作用就越来越强、越来越关键。在开放合作中,中国将着力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档次和技术含量,培育农产品出口竞争新优势,支持企业对接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标准,加大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力度,立足核心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农产品出口由初级产品为主向高附加值产品、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出口转变。

  2018年最后一个周末,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在这份成绩单上,国产片票房占比高达64%,在2018年度中国内地总票房前20名中,国产电影有11部。

  1994年,我国开始以票房分账形式引进海外影片,那一年票房突破2000万元。24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实现了从2000万元到600亿元的增长。“破纪录”成为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关键词,更多高质量电影产品加速涌现。用一种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老百姓的故事,中国本土电影日益成熟与强大。

  中国电影的开放进程说明,开放促进品质的提升,好的品质使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不必惧怕好莱坞的冲击,并逐步建立起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中国电影正迈入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

  全方位开放,实现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

  2018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这一法律将取代原有的三部外商投资企业法,在不久的将来被通过并颁布实施。

  与旧版相比,《外商投资法(草案)》显得更加简明扼要,中国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将全面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并在准入后全面落实国民待遇,体现了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要求。

  1979年,我国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了一系列利用外资重大举措,为外商投资企业长期发展创造更好条件。1980年,在中国大陆落户的外资企业仅有3家,到2017年末,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5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国际市场机遇、高素质人才和现代化管理经验,对我国成为工业制造大国发挥了有力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对内积极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服务业成为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新、中国质量和中国服务不断突破。在新的形势下,服务业也面临扩大开放的新形势。

  2018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减税降费、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等有效措施,发出了欢迎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强烈信号。

  2019年,中国将继续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外资管理模式和开放水平将与国际上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全面接轨,实现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