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改革出现105次历年之最 起草组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2019-03-07 00:04:27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如何?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何确定?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邀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

报告起草集众智、汇众力

黄守宏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政府工作报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审议,提出了很多明确的指导意见。李克强总理主持报告起草工作,先后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进行审议讨论。

报告集众智、汇众力,最大限度地反映社会各方期待,凝聚各方共识。报告起草之初,各地区、各部门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报告形成之后,印发到各省区市、中央党政军群部门、部分重点国有企业征求意见,发出4000多份,起草组从中整理出1200多条意见。中国政府网联合20家网络媒体平台,第五次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截至3月4日共收到33万多条建言,中国政府网逐条梳理,精选出700多条。此外,起草组多次到基层调研,直接听取意见,“只有多跟老百姓、企业了解,听听他们怎么讲,才能找到感觉,在起草过程中体现出来。”黄守宏说。

“改革”出现105次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谈到过去一年的成绩,黄守宏说:“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取得去年的发展成就,确实来之不易。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36项硬指标,有的达标完成,有的超额完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GDP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6%—6.5%,过去两年预期目标都是6.5%左右。黄守宏认为,有的变化和风险挑战目前难以预料,加之经济增速等指标在季度、月度之间可能出现一定波动,应该增加预期目标的弹性,因此适当降低GDP增速预期目标并设定为区间值。“只要就业增长、居民收入增加、环境改善,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靠什么?“要把握住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逻辑。”黄守宏说,“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97次‘改革’,今年出现105次,可以说是历年之最。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政府工作报告也作了全面部署。对我国来讲,开放也是改革,而且会倒逼改革,要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倒逼全面深化改革。”

此外,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于市场主体。黄守宏介绍:“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工作报告有四方面重要举措,即简政、减税、降费、融资。统算下来,全年可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接近2万亿元,应该说力度很大,有人感觉超出了预期。”

第一次把就业优先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紧张的情况下,有人担心今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会不会减弱?

“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回应各方关切。今年保障民生的政策更加有力,保障基本民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该办的民生实事一件也没有少。”黄守宏说。

就业保民生。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黄守宏认为,这是把就业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推动。就业优先政策既体现了重视民生的导向,也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既是民生政策,更是发展政策。

增收促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促进居民增收的政策措施,黄守宏说:“促进消费增长关键是促进居民增收、提高消费能力。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大体上将使8000万纳税人无须再缴个人所得税;实施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将惠及7000多万户家庭。”

投入强保障。黄守宏介绍,在教育方面,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超过1万亿元;在医疗方面,今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在社会保障方面,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和婴幼儿照护服务,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