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13家国内航空公司索赔40亿 波音会赔付吗?

2019-05-25 18:22:4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索赔!40亿!

截至目前,13家国内航空公司已经就波音737MAX飞机停飞和延迟交付造成的损失,正式向波音公司提出索赔。24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积极支持和协助会员企业向波音公司索赔。此次索赔,国内航空公司具体该怎么索?波音又会如何赔?一起来看↓↓↓

13家国内航空公司发起索赔

据了解,波音737MAX全系机型在全球总订单已高达5012架,波音公司此前公布的数据是全球已有300多架交付使用。目前我国已有96架波音737MAX8型飞机交付运营,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是波音737MAX飞机的最大用户。

具体来看:南航24架、国航15架、东航14架(包括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11架)、海航11架、厦航10架、山航7架、深航5架、祥鹏3架、奥凯航空、福州航空及昆明航空各2架,九元航空1架。这13家国内公司就是此次索赔的所有航空公司。

 

 

中航协:中国航空公司预计共损失40亿元左右

目前波音737MAX客机停飞和延迟交付,给中国的13家航空公司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呢?24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给出了权威答案:预计中国航空公司已交付和待交付飞机共损失40亿元左右。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秘书长 刘树国

该机型停飞和延迟交付对我航空公司机队运力、生产运行、航班保障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造成重大损失,目前恢复运行时间尚不可知。根据测算,如波音737MAX8飞机停飞至6月底,预计我航空公司已交付和待交付飞机共损失40亿元左右。随着时间推移,相关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中国航空运输企业是波音737MAX8飞机的最大用户,此次事件导致的损失我们也是最大。

两个多月共计损失约40亿元左右,数字的确很惊人,而这个数字都包含了哪些损失呢?

 

 

首先,如果飞机一直在运行,那它会给航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票务收入。但是如果这架飞机不能飞了,除了航空公司的票务收入锐减之外,还会产生繁重的维护和管理成本。比如,原本的96架737MAX飞机和其飞行员不能飞了,那么原有的航线就要调换别的飞机和相对应的飞行员过来代替,这其中,就有了新的管理成本、人工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

上海航空共有11架波音737 MAX飞机处于停飞状态,此前一直停在上海机场,其中虹桥机场9架,浦东机场2架。从6日开始,这11架飞机陆续调机飞往太原和兰州封存。把飞机转场调机,相关的维护保障工作非常麻烦。飞机要占用场站的机位,就要交租金,而维护保障人员还要不定期检查飞机。等到飞机获准重新飞行启封时,对飞机各系统进行检定、加油、补液、加气,所有的维护工作还要再进行一遍,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而这样的飞机在中国一共有96架。

专家:双方协商解决的可能性比较大

跨国诉讼索赔专家 郝俊波

飞机属于价格比较昂贵的大宗商品,对可能存在的违约情况都是有约定的。出现目前这样停飞和延迟交付的情况,给买家造成损失,依据合同的约定会有一些相应的处理条款。这种事发生以后,一般首先是协商解决,由航空公司向波音公司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然后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双方达成一致,此事可以就此解决,若协商不成可提起仲裁或诉讼。

航空公司向波音索赔有先例

其实,外国航空公司针对波音飞机停飞损失的集中索赔,2013年就有先例。2013年1月,被誉为“梦想客机”的波音787飞机因电池问题,在短短十天内出现7次事故,导致全球大范围停飞,给全球多家航空公司造成了损失惨重。作为当时波音787最大客户的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以及另一家日本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都同美国波音公司进行了索赔谈判。同样因787停飞而向波音提出索赔的,还有波兰航空公司、英国汤姆森航空公司、卡塔尔航空公司等数家航空公司。当时的赔付结果,当事各方并没有对外界公布,但最终还是达成了某种形式的赔偿。

 

 

那么,此次在经历了两次空难之后才停飞的波音737MAX飞机,面对包括中国、挪威在内的多国航空公司的索赔,波音会赔付吗?

跨国诉讼索赔专家 郝俊波

这种买家和卖家约定比较清楚,给航空公司造成的损失,飞机制造商肯定是赔的。关于赔偿金额问题需要双方协商,或者看合同如何约定的。若合同约定清晰,双方争议会比较少。如果约定不够具体,双方对损失金额的计算可能会有分歧。下一步怎么解决,首先看协商,协商不成再用其他的法律途径来解决。

来源:央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