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进口美国大豆“腰斩” 国内供需平衡咋办?

2019-06-03 21:49: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6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这份重磅文件系统地梳理了一年多来中美经贸摩擦的来龙去脉,并再次阐明了中国的原则立场。

对于这场经贸摩擦的来龙去脉,白皮书说得很清楚,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一是美国挑起对华经贸摩擦,损害两国和全球利益;二是美国在中美经贸磋商中出尔反尔、不讲诚信;三是中美经贸磋商严重受挫,责任完全在美国政府。

只要是关注这场经贸摩擦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老百姓心里也自有公论。从一开始中国就很理性,认为贸易战没有赢家,应该通过谈判管控分歧、解决争端。中国老百姓历来认为有事好商量,每次磋商取得进展的时候,大家也都很期待。可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却不断被美国的出尔反尔、一意孤行所伤害,双方磋商还在进行中,美国又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中国。

磋商磋商,就是谈判双方反复协商。现在,中国有不同意见刚一“开腔”,美国就立刻“开枪”,这哪里有半点商量的意思?明明就是霸权主义!

面对美方的霸权行径,中国一直保持理性和清醒,原则立场也早就明确了:一是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二是中国愿意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但合作是有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决不让步;三是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

一旦失去中国这个市场,想重新获得份额很难

很多人关心,美对我新一轮加征关税,对中美两国农业带来哪些影响?进口大豆缺口如何弥补?国内食品价格是否会因此上涨? 

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去年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减少1621万吨,遭遇“腰斩”;去年下半年至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为62.5亿美元,同比下降近七成,其中大豆同比减少87%,谷物减少95.5%,棉花减少43.6%。

“中方的反制措施造成美国农产品库存高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农场收入严重缩水。虽然美国先后出台了两轮农业援助计划,但失去中国市场是美国农民不可承受的,因为这个市场一旦失去就会被其他国家填补。”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如果美国不取消全部加征关税,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包括大豆贸易不可能恢复正常。一旦失去中国这个市场,想重新获得份额很难,这一点美国农业界很清楚。

大豆是中国食用油的主要原料,也是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正常年份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3000多万吨大豆,约占进口大豆总量的1/3。在自美大豆进口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中国能否保障国内供需平衡?

韩俊说,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政策工具和多元的供应来源,来实现国内供需平衡:

——实施国产大豆振兴计划。引导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推广高油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有望扩大到1.4亿亩,产量增加到接近1900万吨。

——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国际大豆贸易竞争性非常强,中国可以扩大从南美、俄罗斯等国家的进口。

——引导多元化饲料消费需求。农业农村部已部署加大低蛋白日粮应用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支持力度。据测算,在全国畜禽养殖中推广应用低蛋白日粮,将豆粕在饲料中比重由前期的21%降至18%,可减少豆粕用量约1100万吨,折合大豆约1400万吨。

——保障国内食用植物油稳定供应。大力发展油菜、花生、油茶等替代油料生产,鼓励特色健康小品种食用油消费,形成更加多元化的食用油消费格局。

“因为资源禀赋原因,我国大豆主要依靠国外市场的局面不会改变。中国愿意扩大开放,愿意和所有国家做生意。” 韩俊说。

积极开拓新兴替代市场,力争把美国加征关税影响降到最低

受加征关税影响,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出口额为36.3亿美元,同比减少8.8%。随着美方第二轮加征关税措施自5月10日起由10%提高到25%,预计水产品、水果、蔬菜对美出口可能出现进一步下降。

对此,中国一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开发东盟、日本、欧盟等传统市场的潜力,另一方面强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积极开拓新兴替代市场。同时,鼓励企业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满足人们对优质水产品和果蔬的需要,力争把美国加征关税影响降到最低。

不少人担心,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在短期内有一定影响,这是否波及农民工就业?

短期看,部分出口企业可能会出现减产,一些企业向海外转移产能和订单可能会加快,这对农民工就业会有一定影响。

“我国有2.88亿农民工,打工收入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中央提出‘六稳’,头一稳就是稳就业。” 韩俊强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防止出现大规模失业和群体性失业,是今年就业创业工作的一条红线,必须坚决守住守好。

一方面要大规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转岗转业能力。劳务输入省份特别是东部沿海省份要主动担当,帮助农民工尽量留在就业地,防止出现大规模返乡潮;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帮助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包括发展特色种养、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发展乡村旅游等。

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已成常态化趋势。在农业农村稳定向好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对很多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越来越有吸引力。目前全国有780万人返乡下乡开展创业创新,要为他们就业创业提供充分的服务,提高其创业成功率,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