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航退出地产业务 多处项目无人接盘

2019-06-18 22:53:0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中航退出地产业务 多处项目无人接盘)

[摘要] 在下决心剥离地产业务的同时,中航工业将重心集中在物业资产管理业务。但数据显示其物业毛利率远低于同行。种种困局使得中航系的退房路长路漫漫。

 

中航退出地产业务 多处项目无人接盘

 

时代周报记者 蔡颖  发自广州

央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退出房地产的动作还在持续。

来自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消息显示,旗下公司中航里城(香港)有限公司挂牌转让苏州苏航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底价22.8亿元。据悉,该项目曾在6月3日正式披露,而后经历短暂的终结,又于6月10日重新挂出。然而转让并不顺利,“来咨询的人偏多,但继续跟进的人很少,”该项目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这并非是中航工业首次转让资产。在部分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的背景下,2016年10月中航工业明确提出剥离房地产业务。

此后,中航工业开始了“卖房”之路。截至目前,其手上仍有诸多资产尚需寻找新买家,部分项目因为价格债务问题,陷入无人接手的困境。

在下决心剥离地产业务的同时,中航工业将重心集中在物业资产管理业务。但数据显示其物业毛利率远低于同行。种种困局使得中航系的退房路长路漫漫。

资产处置遇阻

根据资料显示,此次意欲转让的苏航置业成立于2015年7月31日,注册资本为14亿元,中航里城(香港)持有苏航置业100%股权。

据2018年度审计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度,中航里城营业收入约12.39亿元,营业利润约2.66亿元,净利润约2.17亿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中航里城实现营业收入约10.82亿元,营业利润636.76万元,净利润约633.76万元。

据悉,苏航置业在2015年6月以27.3亿元、成功竞得苏地2015―G―14号与苏地2015―G―15号地块,总面积272914.9㎡,两块地都位于吴中区木渎镇寿桃湖路东。均可从事普通住宅和商业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出租、销售等经营活动。

“两块土地均无历史遗留问题,其中一块待开发,另外一块开发完了,目前在售。” 上述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基准日2018年6月30日到项目成交的这段过渡期内,收回来的房款都由受让方来享有。

“标的企业并未有太大的负债问题,只有部分工程款,算在应付账款里了,负债都由标的企业苏航自己负责。”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解释道。

不仅如此,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该标的公司二次挂牌转让,原因是修改了其中一条细则,对担保方的要求从600亿元降到500亿元。

尽管降低要求,如前文所述,转让过程却并不顺利。

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产业重组合作整合座谈会。会上,8家央企启动产业重组整合,因地产未被核准为主业,在业务开展上会受到政策层面的限制,中航工业成为将地产业务剥离出去的央企之一。

但在剥离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资产都能成功出售,此次挂牌转让的苏州苏航置业的母公司—中航里城(香港)平台也遭遇了鲜少有人问津的尴尬境遇;挂牌两次的成都中航城项目也是在经过10个月的漫长等待之后才迎来了“新东家”。

无人问津的还有广东国际大厦。在进行正式挂牌的一年后,2018年8月16日,由于仍未收到意向受让方。中航国际控股旗下广东国际大厦实业有限公司75%股权迎来了信息披露结束日期。

明源地产研究院存量地产首席研究员艾振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标的项目无人接盘有多种原因,一是标的本身有瑕疵,比如在三四五线城市;二是在一二线城市或者比较有潜力的三四线城市(环一二线周边),但价格比较贵;三是标的本身可能不是很干净,存在纠纷,性价比不高;四是标的企业自身债务负担较重,长期经营亏损无人接手。

“广东国际在经营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是受让方所顾忌的。” 艾振强补充道。

根据报告数据,截至2017年7月31日,广东国际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568.11万元和-569.7万元。

物业转型成效缓慢

在剥离地产业务加快去地产化的同时,中航系从2016年开始转型物业管理,并于2018年月5月11日将中航地产更名为中航善达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三年转型,中航善达2018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6.56亿元,同比增长12.9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68.84%。

然而,业绩增长背后,公司的净利润却耐人寻味。

2018年,顺利完成惠东项目和贵阳项目的出售挂牌交易,并完成上海天盛广场项目工商变更和资产交割,全年共实现投资收益 12.4亿元。

资产的频繁甩卖,对公司2018年业绩起到修饰、润色作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中航善达的净利润仅为-1.5亿元。

而随着房地产资源持续卖出,地产开发板块也将逐渐萎缩,物业管理业务的低利润也许将难以支撑公司未来业绩。

根据财报显示,在8.57亿元的总利润中地产业务的净利润达到6.81亿元,物业管理业务仅实现净利润1.64亿元。其盈利能力与同行相比,并不理想。

2018年,碧桂园服务实现了9.3亿元盈利,雅生活服务实现了8亿元的盈利,彩生活、绿城服务分别盈利4.9亿元、4.8亿元。

在净利润不尽如人意的背景之下,中航善达也在有意借助外部的力量发展规模。

今年4月15日,招商蛇口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协议受让中航国际控股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中航善达22.35%股份,以持有的招商物业100%股权认购中航善达非公开发行股份。受让中航国际控股所持股份后,招商蛇口将成为中航善达第一大股东。

截至2018年年底,招商物业总资产为16.98亿元,年营业收入29.2亿元,拥有下属机构61家。在管物业逾500个,服务项目面积超7500万平方米。

根据中航善达年报,截至 2018 年 12 月,中航物业全国物业管理项目共523 个,管理面积达5307 万平方米。

将中航善达的在管面积合并之后,招商物业的服务面积将接近1.3亿平方米。凭借整合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国内物业管理第一股。

“此次收购还在推进之中,现在公司的全部精力都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上面,目前来看,暂时不会加大房地产项目的转让力度。”中航善达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资产重组后的中航善达能否成功去地产化,顺利完成转型?物业管理盈利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目前来看仍有待观察。

来源:时代周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