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赴港买保险亏逾95% 安盛保险被投保人声讨

2019-06-18 22:54:2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赴港买保险亏逾95%,安盛保险被投保人声讨)

投保人投诉安盛保险涉嫌违规操作,致使投保人数亿港元保费被亏空殆尽。而安盛保险方面多次发声明强调,上述投保人投保的是一种非保证连系式寿险产品,该产品让专业投资者自由及独立地选择与其保单挂钩的资产,当中安盛并没有参与任何意见。

买保险在多数消费者的心里是一笔“稳健”的投资。但近期,一些安盛保险投保人的公开信,披露了一起保险产品净值“暴跌”的事件,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6月15日,在一封名为《四亿安盛保险一夜亏空》的公开信中,来自中国内地、新加坡等地的数百位安盛保险投保人,投诉香港安盛保险公司涉嫌违规操作,致使投保人数亿港元保费被亏空殆尽。而安盛保险方面多次发声明强调,上述投保人投保的是一种非保证连系式寿险产品,该产品让专业投资者自由及独立地选择与其保单挂钩的资产,当中安盛并没有参与任何意见。

 

 

安盛保险投保人近期发布的公开信。

保险产品净值跌逾95%,安盛回复:未参与任何意见

据悉,投保人投保的产品为EVOLUTIONHKIF保险产品。公开信中称:“2018年年中,投保人发现该保险产品净值一夜之间暴跌95%以上,在后续继续扣除账户建档费、管理费等费用后,保单的净值居然为负数。这样一来,我们在投保了几十万甚至几千万元给安盛保险后,经过三四年时间,反而欠安盛公司巨额管理费。”

针对上述保险产品净值暴跌,安盛公司分别在今年5月16日、6月10日及6月16日发布声明,其多次强调,Evolution是一种非保证连系式寿险产品,主要由独立保险经纪分销。Evolution让专业投资者自由及独立地选择与其保单挂钩的资产,当中安盛并没有参与任何意见。

上述保险产品之所以出现净值暴跌的情况,与该保单中纳入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 SP这只基金不无关系。

旗下之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 SP (下称“该基金”) 由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管理,有约200位Evolution客户要求将该基金纳入其保单中。该基金价值近月经历了显著跌幅并进行清盘。大部分选择把该基金与其保单挂钩的客户由独立保险经纪Asia One代表。

“我们现正积极协助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就该基金涉嫌欺诈活动的刑事调查,并成功在开曼群岛争取到对Worldwide Opportunities Fund SPC委任独立清盘人,这些清盘人有广泛权力调查导致该基金投资价值下跌的原因,从而确定该基金是否存在管理不善和不当行为。”安盛在此前的声明中称。

不过,对于安盛方面的回复,投保人并不买账。在上述公开信中,投保人声讨称:我们与安盛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保费也是支付到安盛公司银行账户,安盛公司一直以来也在按时收取账户建档费、管理费等费用。如今在该保险产品被恶意亏空殆尽后,安盛保险公司宣称无责任,实在令人愤慨,也无法接受。

同时,投保人在公开信中认为,此投连险产品仅为专业投资人提供,而安盛公司并未对投资人做专业资格审核,且有投资人所投金额远未达到专业投资人必须的投资底线,这些足以说明安盛在推广售卖此产品时没有尽到相关义务,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安盛保险官网发布的公司声明截图。

安盛保险应不应该承担责任?

据悉,上述事件中的非保证连系式寿险产品就是通常说的投连险,集保障与投资于一体,但更强调其投资作用。阅读同类产品的产品说明书可以发现,大多数产品中均有“本产品不设任何退还本金保证。您或无法取回全部已付保费,并可能会蒙受投资亏损”的相关说明。

目前,这类产品无论是中国内地还是中国香港,都并非主流产品。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份,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仅有141亿元。根据中国香港保监局发布的数据,该地区一季度长期有效业务的保费收入总额为1322亿港元。其中,个人人寿及年金(投资相连)业务的保费则仅为66亿港元。

对于安盛保险发生的事件,京师上海国际总部金融与房地产律师高级合伙人陈雷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上述事件中,参与方涉及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投资人,法律关系相对复杂。投资人如果被误导或欺诈,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其他地区,都是严重的金融犯罪。另外,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与基金公司均有义务向投资人公开保险或基金投资信息。

“面对投资者的正当投诉,我们建议不要推卸责任,至于刑事犯罪侦查机构,金融保险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如何处理及处理效率,并不妨碍保险公司自查自纠,完善风险与内控,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至少应当尽可能降低投资者损失。” 陈雷博进一步表示。

一位资深保险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坦言,保险公司就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就这个事件而言,安盛在这方面没有做好,也应该为此承担一部分责任。“当然,中介机构也要承担不小的责任,一是销售误导,不应该把产品卖给不适合的客户,二是对承销的产品未加把关。”

监管曾提示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

此前,香港地区的保险产品因高性价比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内地居民前去购买。近两年来,这一举动虽然有所降温,但也维持较高水平。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日前公布的2018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显示,2018年,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476亿港元,而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占香港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比重为29.4%。

不过,早在2016年,当时的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称,香港与内地保险业务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以及保险产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同时,监管还明确提示称,投保人需关注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对于分红保险,其保证收益之上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目前内地保险产品遵照监管要求,按照低、中、高三档演示红利水平,演示利率上限分别为3%、4.5%和6%。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较高,未对红利演示作出明确要求,大多数产品通常采用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分红本身属于非保证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长期保持高投资收益率。

此外,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还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等风险。

这也提醒投保人在购买香港保险时,需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充分理解保险责任、理赔条件等重要内容,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发合同纠纷。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