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增速8.1% 继续领跑万亿俱乐部

2019-10-26 05:28:4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成都经济“三季报”今日出炉。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47.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1%(下同),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0.3个百分点。

  截至记者发稿时,已公布三季报的万亿级城市中,成都经济增速继续领跑。

产业结构优化

  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8.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1.6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881.7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23.90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比为3.7:40.5:55.8。

  工业经济稳定发展——

  实现工业增加值4159.88亿元,同比增长7.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连续12个月保持在8%以上。优势产业支撑有力,37个大类行业有27个行业实现增长,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8.2%,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械产业分别增长13.5%、11.6%。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医疗仪器及仪器仪表业增加值增长21.7%、16.6%。新兴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3.11 +0.32%,诊股)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85.5%、110.6%、48.9%。

  服务业发展稳中向好——

  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9%。规模以上服务业稳中有升,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173.4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8.0%、10.5%。

  金融业稳步发展,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324.75亿元,增长7.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846亿元,增长5.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6055亿元,增长12.3%。证券交易额增长29.2%,保费收入增长12.2%。

  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实现增加值544.36亿元,增长11.4%。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0.2%、6.0%。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28.4%。其中,快递业务总量增长21.5%。

  按照“三季报”的说法,成都“产业经济运行平稳,结构优化持续深入”。

  升级步伐加快

  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零售额大幅上涨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成都前三季度增速同比增长9.6%,实现“平稳增长”。

  其中,部分行业投资加快,制造业投资方面,建材工业、医药工业投资分别增长41.6%、20.6%。服务业投资方面,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通信业投资分别增长12.9%、17.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提高,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4.5%,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大,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23.6%。其中,教育、公共服务投资分别增长70.2%、35.1%。

  消费品市场,主要表现为“平稳运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9.1亿元,同比增长9.7%。

  具体来看,消费升级稳步推进,体育娱乐用品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2.8%、18.7%、10.0%。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196.8%、53.1%、457.3%。

  同时,网络零售较快发展,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527.3亿元,增长10.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首店”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新增落户国际品牌首店371家,超过2018年全年首店数量,首店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546元,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90元,增长9.8%。

  外贸稳定增长

  对欧盟、东盟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42.1%、21.6%

  在备受关注的外贸领域,成都前三季度依旧“稳定增长”。

  实现进出口总额4156.1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实现出口总额2336.6亿元,增长24.2%;进口总额1819.5亿元,增长12.1%。

  贸易结构优化调整,民营企业占比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38.7%,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18.3%,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商品出口快速增长,涡轮发动机、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出口额增长31.3%、37.1%、2倍。

  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融入度不断加深,前三季度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进出口额达到1178亿元,增长18.3%,占全市的比重为28.3%;对欧盟、东盟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42.1%、21.6%。综合保税区增势良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增长26%,进出口规模已连续18个月居全国综合保税区首位。

  与此同时开放通道持续拓展。其中,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加快布局,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21条,其中定期直飞航线68条,国际航线数量位列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加快建设,国际班列累计开行2054列,同比增长29.0%,综合重载率90.4%。其中,中欧班列开行1047列,东盟班列开行400列。已联接境外26个城市及14个国内城市。

  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

  累计吸引31.2万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

  今年以来,成都“三城三都”建设步伐加快,国际化进程明显提速。

  在世界文创名城建设方面,成功举办2019第二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 天府论坛、ATP(250)成都公开赛。

  世界旅游名城加快建设,“夜游锦江”“夜游都江堰”等夜间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市接待游客195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实现旅游总收入3271.1亿元,增长25.6%。

  国际会展之都加快建设,举办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2019数字世界博览会等重大会展活动,会展业实现总收入1000.7亿元,增长21%。

  国际美食之都加快建设,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长29.7%,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5.1个百分点。国际赛事之都加快建设,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国际剑联女子重剑世界杯、铁人三项世界杯等重大国际赛事13场次。

  与此同时,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

  减税降费成效明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增长7.1%,个人所得税下降24.2%,分别低于上年同期2.5、46.7个百分点。

  简政放权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从71项精简为52项,申请要件从248个减至115个,全流程平均用时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

  人才资源加快聚集,“人才新政”成效显现,累计吸引31.2万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

  “企业总部经济十条”政策效应持续体现,世界500强累计落户达296家。吸引外资能力不断增强,外商直接投资(FDI)16亿美元,同比增长5%。新批或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外资项目76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