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史诗级风口开始密集爆发!
2019-11-19 17:59:2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
去年全球经济衰退刚抬头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20多个国家央行就开始迫不及待地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一夜之间,加息周期逆转到降息周期,鹰派秒变鸽派。
至今,一年多过去了,很多国家利率水平已经回到上一轮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当然,这些国家的经济也在扑街的路上,只不过有些是脸朝下摔下来的,有些是刚掉坑里吭哧吭哧还在往外爬。
你说这帮央行行长们怕不怕这一轮衰退的广度和深度?说不怕那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一轮大家都认为要来的全球衰退,绝大多数国家是靠央行的货币政策刺激,也有国家比如南美洲是靠民众街头暴乱宣泄。
我们采用的办法是提前咔咔,主动先寻底。
落后行业企业,关!落后产能,关!环保不达标,关!
这几年在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很多企业的库存那去的叫一个彻底,除了钢铁外,很多工业品的库存水平几乎是三年来最低。
别问我钢铁企业为什么没去下来库存?
我不知道。
但未来怎么搞?
社会总得发展啊。
靠老百姓(71.82 +3.10%,诊股)提高内需事实证明不太靠谱,要不然拼多多的市值也不至于超越京东。道理很简单:六个钱包都去房子里了,收入还没长,咋个提高内需法子?
想想怎么办?三驾马车还得靠政府投资!
各位,有些重要文件一定要持续地跟进着看。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4月8日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里面就把未来国家内部要干的事儿很大一部分讲的清清楚楚:
要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健康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看的明白不?
不管是推动人口往城市迁移落户,还是搞都市圈城市群,还是深化城市化,这一切都离不开基建。
里面还有一句重要的话,要加力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很多人天天看宏观数据看多了,对亿这个单位已经麻木了,一亿人的迁移什么概念?
日本全岛也就一亿人多点,你想想让日本人全体挪个窝…….
这不仅仅是住房问题,所有的城市配套都要跟上。
马路、学校、医院、超市、公园、车站,甚至公厕你都得配上。
所以,未来几年,每年都会有1万亿人民币的新基建,特别是都市圈和城市群打造完成后,这种城市集群效应将会极大的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格局。
2
对于2020年的经济形势,大家一定要乐观。
过去两年因为各种能讲的和不能讲的原因,导致企业信心受损,企业家不想玩了。没利润不赚钱搞个锤子。
但最近一段时间,和一些企业的董事长聊了聊之后,大家想法有了很大的变化,目前都有个共识,就是再坏也就这样了。总不至于大家都这样窝着什么也不干吧。
路口大爷遥望着远方说:企业家骨子里还是有创业精神的。
大家都知道这里就是经济的底部。
现在扩张肯定比今年年初,比2018年扩张风险小很多很多,但什么时候能起来,这要看市场情绪。
这种市场情绪,就是信心。
信心的前提,是大方向要对头。
这一点,在中央财经委和发改委的各种文件和发声中可见端倪。
过去讲中西部要平衡发展、要支持发展小城镇,还有一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的宏伟计划,你看现在说的都比较少了。
为什么,原因你懂的。
你看看现在上头都在讲什么?
加快京津翼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你把上面这两行加粗加黑的字反复对比一下。
这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方向的一次巨大改变,本质确实更符合城市发展和人口迁移的规律。
所以,大方向有了明确性,那一亿新城市(42.11 +0.00%,诊股)人的需求和生产动能,每年一万亿的新基建,都蕴含了巨大的风口红利。
老乡们,别跑啊!风快来啦!
3
很多人要问:什么时候触底反弹?
以目前政策刺激变量来看的话,可能要到明年一季度末或者二季度初。
要知道: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
你可以不懂政治,但是你要有这种觉悟意识。
基建刚才讲了,就不多说了,大当家的做主导投资,我们跟着 ALL IN 就行了。
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儿,跟房子有关,大家先看图:
这张图,三条线,讲的什么意思呢?
这几年,房屋的新开工面积(白线),施工面积(蓝线)都在往上走,也就是这年开发商都再拿地、建房、买房……但是,注意!
你注意下面这一条黄线,这是房屋竣工面积同比。
从2017年四季度开始,就进入到负值区间。
什么意思呢?
过去两年,开发商手里的楼盘项目大量停工、窝工!
原因也很简单,融资口全卡死了,开发商手里资金链紧张,手里没钱,工程进度跟不上,所以交房这事儿那就能拖多久拖多久。
但毕竟你是要交工啊。
什么时候交?根据过去的时间周期来计算2020年二季度开始,届时,这一轮竣工房将大量入市。
这是一条重要的宏观分析数据,这预示着未来两年:
装修装潢、家具家电等行业迎来新一轮爆发高峰期。
4
如果你在仔细观察一些行业龙头企业手里的现金流,这两年业务停止扩张,手里资金都很雄厚。
这又将孕育一个机会。
这些钱不用全拿来扩产,拿出来一部分干一件重要的事儿就行了——那就是科技研发!
过去20年中,中国的研发支出大幅飙升,获批专利数量爆发式增长。
你能看到的就是制造业产业链更加复杂、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抬升。如果不是毛衣战,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国内某些制造业企业已经全球领先了。
但是,还有很多技术还是受困于他国,那么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将是一个大趋势,科创板的池子也会越来越大,最终上演纳斯达克的辉煌历史。
所有的数据和政策都指向2020年是一个触底反弹的年份。
很多人说还没看懂。没看懂就对了,等大家都看懂风口就过去了。
基建投资上行、地产投资持稳、大量房屋交房、毛衣站逐渐阶段性消停一段时间,国家力推科创板,这些因素都会拉动经济和投资进行报复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