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南京房价涨幅仅次北上广深 官方称超理性判断

2016-03-01 13:56:58 信息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2月11日,大年初四,南京市浦口区“正荣润江城”项目的业务员小琴一天内共接待了十几组看房客户,“从早到晚都没坐下来过”。这本是春节值班时间,但她的忙碌程度堪比平时。该项目在去年年中的均价为16000元/平方米左右,到今年元旦开盘时,已经涨到22000元/平方米,如今仍然一房难求。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几乎同一时间,建邺区庐山路某中介门店的经纪人小李焦头烂额。他代理的“苏建豪庭”小区的一位业主已经在一个月内第三次上调报价,单价从春节前的25000元/平方米调到34000元/平方米。其间,这名业主还曾有过一次违约,不惜赔偿两倍定金。

这两个瞬间,是最近南京楼市的缩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1月,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0.8%,涨幅仅次于深圳、上海、北京;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7.7%,涨幅仅次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

在全国楼市分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南京的房价涨幅已与一线城市看齐。浦口区和建邺区,既是南京成交量最为旺盛的区域,也是房价上涨最为迅速的区域。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引发恐慌、带动整个城市房价上涨的起点。

城市进化推涨土地价格

南京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与城市进化的历史密不可分。长江从南京的西南向东北方向流过,将城市划分为两部分:江北的浦口、六合两区和江南各区。

江南各区中,鼓楼、玄武、秦淮三区为老城区。这三区的面积占南京市区划面积的不到5%,人口则占南京市总人口的40%左右,人口密度偏大,给城市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此,南京一直尝试将城市功能分解和外扩。其中,江北新区和河西新城,是近年来区域规划的重点。

江北新区的概念从2012年5月提出,南京市政府将其定位为“城市副中心”。该区域位于长江以北,由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的一部分构成。其中,浦口区北部与鼓楼区隔江相望,是整个江北新区区位最佳的地段。这种区位优势似乎注定了浦口楼市日后的火爆。

2013年以前,与一江之隔的鼓楼区和建邺区北部相比,浦口房价仅相当于对岸的一半水平,稍远的区域甚至不足1/2。随着南京市将政府机构、学校、医院、大型企业等大量向江北迁移,尤其是过江通勤的改善,使这种“剪刀差”正在弥合,但两岸的房价仍有约1/3的差距。

2015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江北新区,使之成为全国第13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浦口楼市由此迎来最大的利好。

这些利好极大地促进了地价的抬升。2013年7月,正荣曾以7973元/平方米的单价拿下当时的“浦口地王”,被称作典型的“面粉贵过面包”。到2015年11月,中建东孚获得的“浦口地王”,门槛已升至14722元/平方米,涨幅达到84.6%,且同样接近周边房价。

根据易居克而瑞的数据,2015年浦口区成交的住宅用地平均楼面价为4922元/平方米,比2014年增长59.5%,比2013年增长了217%。

相比之下,河西新城的规划起点更高。开发较早的新城中北部,已有大量的中高档住宅小区,这也是除老城区外南京房价最高的区域。

2014年青奥会的大部分场馆、青奥村落户在河西新城,进一步带动这一区域的建设。此后,河西新城的房价涨幅就一直快于市区。2011年后,大量一线开发商进入新城南部区域,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争夺。

2011年3月,河西南部第一盘——“海峡城”地块出让时,楼面地价尚在4752元/平方米。2015年3月,鲁能在同区域获取的地块,单价就达到14078元/平方米,四年间单价涨幅达到196%。而在供应较为稀缺的河西中部,今年1月诞生的南京新“地王”,价格达到4.25万元/平方米。文首提到的二手房跳涨现象,正是位于这一区域。

周期碰撞的“化学反应”

几乎与城市建设的利好同步,房地产业的政策利好也进入释放周期。

2014年9月,南京市发布“宁七条”,取消实施了三年零七个月的限购措施。对贷款的限制也有所松绑。

从2014年底开始,央行连续降息,同时,相关部委对购房首付、税收等方面做出利好调整。

房地产政策的利好期,与城市建设的收获期,在2015年发生“化学反应”。根据易居克而瑞的数据,2015年,南京成交商品住宅11.69万套,成交面积1278.7万平方米,两者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上涨48.2%和49.5%。

同期,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514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7%。在浦口、建邺两区,开发商普遍反映,实际涨幅超过30%,个别项目的价格涨幅超过50%。

有开发商表示,2014年在南京拿地时,曾按照“房价上涨10%”的预期来做预算,但项目的实际涨幅明显超出预期,令公司“始料未及”。

从南京市场的表现看,真正出现火爆,是在2015年的下半年。旭辉集团南京区域总经理侯波表示,江北新区规划获批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心理影响,“二手房四成首付”新政也度过消化期,两项因素叠加,使得市场需求开始大量释放。此后的政策利好、高价地、一房难求等局面,不断给市场添柴加薪。

正荣集团南京公司营销经理唐晓指出,市场的换房周期约为7年。南京楼市曾在2009年出现过一轮火爆行情,由于现有政策对改善型需求有明显利好,这部分购房者已经加速进入换房季。

市场的迅速走高,使供需双方的心态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某知名房企南京公司总经理指出,开发商开始产生“卖方心态”。在南京的房地产项目,“每月开一次盘,每次只卖一栋,每栋都会涨价”成为去年下半年的常态。

购房则表现出交易周期缩短,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增强。今年2月15日,正月初八,在断供多时后,位于河西南部的“正荣润峰”项目释放了3套房源,均为此前业主的退房。销售人员介绍,这三套房源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被抢光,一名购房者在完成签约后才问,“这房子卖多少钱?”

这种心态无疑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江苏省社科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柳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很少出现稳步上涨的局面,更多表现为“几年平稳期一年暴涨期”的周期性特征。

“类一线城市”的市场前景

在致使南京房价上涨的诸多综合因素背后,还隐藏着“供应不足”的潜在原因,这点在浦口、建邺两区尤其明显,两区土地供应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形。

就南京市场整体而言,2015年的土地供应宗数和供应的规划建筑面积,均同比下降了两成左右。

陈柳认为,“随行就市”是政府部门的主要供地原则。此前几年,南京房价平稳,说明政府的供地规模较为合理,既未出现过剩,也没有明显缺口。他认为,南京市在2015年的供地规模下降,或是基于2014年的市场判断予以调减所致。但市场的迅速上涨,反而使供应显得不足。

侯波表示,南京楼市具有明显的“类一线城市”特征,即供应相对稳定,略有不足,但需求较为旺盛。因此,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缺口。

还有一部分群体的出现,则在放大这一缺口。

浦口区多个楼盘的销售人员表示,在江北新区,此前的投资需求约占到20%以上的比重。新区规划获批后,这一规模明显增加。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以来,建邺、秦淮、江宁等区域也有投资客进入。

这些投资者既有南京本地人,也有的来自上海、安徽、苏北等地。投资者的做法通常表现为:以家人和朋友的名义,一次性购买多套住房。在政策利好集中地浦口区,部分投资者一次性购买5套以上房屋。

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南京市政府近期出台了多项措施。其中,元旦之后,南京将领取销售许可证的最低规模为3万平方米。春节后,南京还发布文件,要求加大土地供应,调整土地竞价方式,等等。且南京始终未将首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0%,而以25%作为首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

这些措施虽能抑制房价,但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对供需基本面的影响并不大。

侯波表示,当前的南京市场上,老南京人仅占市场需求的一半,另外一半是以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者等身份最终留下的“新南京人”。对于一个二线城市来说,这一比重可谓不小。其中,在江北区域,“新南京人”所占比重较大。

政策层面的利好,还将加速需求的释放。南京市多个房地产项目的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春节后,看房人数有增无减,项目蓄客规模较大,预计未来还会出现“抢房”现象。一些二手房中介也反映,春节后税收新政的出台,明显促进了大户型房源的热销,二手房基本是“出一套卖一套”。

这些局面基本决定了未来南京的市场走势。大部分房企都认为,南京楼市已经进入上涨周期,“供应不足、市场上行”的局面将至少持续到今年第三季度。对于“房价过快上涨会招来政策打压”的担心同样存在,但似乎并未成为主流。

2月29日,官方首次对南京房价作出表态。江苏省物价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孔祥平表示,河西地区、江北新区的房价已超出了本区域的“理性判断”。对此已与南京市物价局进行了工作会商,高度关注近期房地产价格走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