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省份从两个增至七个

2016-03-17 14:28:27 信息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备受社会关注的养老金缺口问题,首次出现在本届政府最高级别的记者会上。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对这一“尖锐”问题并未回避:“确实有个别地方发生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但这是一地之难、一时之急。”

话音刚落,李克强也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这里我想做个安民告示,从全面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是没有问题的。”李克强表示,一方面,我们去年养老保险收支结余3400多亿元,累计结余34000多亿元,而且还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储备16000亿元没有动,同时还能够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他在会上传达出了这样的信心。

当期收不抵支省份有多少:从2个增加到7个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两会前夕也回应说,从全国目前的情况看,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是平稳的,“不存在缺口”。

反映在全国养老金结余上,2015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7万亿元,总支出为2.3万亿元,当期结余达30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3.4万亿元。“这个数据说明,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养老保险基金不存在缺口,支付能力能够达到17个月。”尹蔚民解释说。

不过,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养老金省级统筹,受人口结构性因素等影响,部分省份养老金已出现收不抵支现象,且赤字省份越来越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包含高额财政补贴在内,2014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出现赤字的省份仅2个,分别是宁夏、黑龙江,赤字额分别为-1.08亿元、-106.149亿元。

此外,尽管当年29省份当期养老金还有结余,但有7省份都在赤字边缘徘徊。2014年,包括广西、海南、青海、吉林、辽宁、河北、西藏等省份的当期结余都不到10亿元,以广西为例,当年结余就只剩下了1.40亿元。且从增速来看,相比于上年,23个省份的当期养老金结余增速都是负增长,尤以东三省、宁夏、河北、海南、内蒙古、广西的降幅最大,全部都在-60%以上。

这种情况到了2015年并未好转。“有的省能够保发放四五十个月,有的省保发放一两个月,去年的统计数据,有7个省当期收不抵支,但这7个省都有累计结余。”尹蔚民如是透露。

这也意味着,仅仅一年时间,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省份就从2个增加到了7个。

“如果扣除财政补贴的话,养老金当期赤字省份肯定会越来越多,按此去年就有23省份收不抵支了。”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养老金并未实现全国统筹。

不过,齐传钧也表示,“老百姓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养老金发放不出来的问题,因为即使一些西方国家也会有养老金赤字的问题,但财政都会兜底”。

据悉,“十三五”期间,财政部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将制定国资充实社保基金办法

如何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李克强表态说,渠道之一就是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写入其中,并列为今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

约摸一年前,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时相关部门已经成立了专题工作组,正在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抓紧提出一个总体方案。

“应该很快就能出来”,长期研究这一领域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胡继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实财政部、社保基金理事会等从前年开始就已经在做这个方案。

事实上,早在12年前,中央文件中就提出要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但一直被搁浅。直到去年5月,山东率先出台文件,“省属471户国有企业30%的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省社会保障基金”,打破了这一僵局。

胡继晔指出,现在主要的阻力来自于国有企业,但划拨国资充实社保实际是偿还退休老人固化在国企中的资产。

到具体的操作上,究竟划拨国有资产哪一部分入社保基金?规模有多大?又该划给谁?胡继晔认为,从国有资产变现、划拨国资股权、上缴国有资本收益这三种操作方式来看,转股权入社保基金最为稳妥,且先转入20%的存量国有股比较合适。

而且,在胡继晔看来,划拨的国有股,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要是经营性的国有资产,二是产权明晰,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国企。

中金公司去年年底发布的研报称,截至2013 年底,非金融类国有企业总资产104 万亿,净资产37 万亿,再将金融类国企估算在内,若一次性划拨30%的国资充实社保,2015-2050年间的分红收益折现相当于24%的2014 年GDP,基本可抵消未补缴的历史债务,大幅降低养老金缺口(其测算,不考虑财政补贴,基础养老金到2050 年的累计缺口折现相当于60%的2014 年GDP)。

不过,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在去年年底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则认为,划拨国企收益更佳。他认为,上缴收益有利于国有企业的专业化经营管理,第二有利于稳定养老金来源,而划股权的话可能收益就没有保障;第三这有利于推进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统一管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