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钢铁去产能:太钢年亏近40亿 工人工资打折

2016-03-20 15:57:44 信息来源: 北京青年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耿军是太钢集团某炼铁厂的一名炉前工,2月底,耿军的班长通知耿军,“下星期停炉一周,全工段的人放假一星期。”前两个月都只是放了两三天,假越放越久,耿军越发不安,他都不知道该用这一周假期来干吗。与此同时,耿军拿到了上月的工资条,依然被打了“八折”,到手3000多元。但这一切让耿军很知足,他说:“毕竟没有轮岗,那就好。”

以前

太钢一线工人原本都是“四班倒”

《北京青年报》报道,耿军出生于1988年,2010年他义务兵退役,在排队等待了两年后,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太钢,成为一名“正式工”。现在,他的工作是在铁水中加入各种成分,以满足不同的客户订单对“硅钢”、“镍钢”的要求。他的操作室就在红红的铁水上方,通过一个有盖的小孔可以观察下边现场的状况。每天与上千度的铁水做伴,耿军的衣服几乎一直是湿透的。

在太钢,生产线24小时不停工,因此一线的生产工人基本是“四班倒”。耿军也一样,白班从8点到下午4点,二班从下午4点到晚上12点,夜班从12点到早上8点,再加上一个“下夜班”。

他们一个班组配比是9个人,大家各司其职。耿军说,现在一炉能炼80吨,一个班8小时炼4到5炉,一天下来能炼不到20炉。这样的节奏很悠闲。

厂里现在的两个炉子有一个已经停工了。耿军听同事们说,其实原来一直都是一个炉子,但是2002年左右的时候效益好,于是就“玩命往大扩”,新建了一个更大的炉子。那是一个“大干快上”的年代,生产的节奏很快,一天能炼50炉,是现在的两倍还多。

“现在没那么多订单了,我们不想停工,以前还会预生产,但客户到最后要不了,也就不生产了。现在干脆开始放假了。”耿军轻飘飘地说。

现状

职代会做出的“轮岗”决定

让耿军知足的是,他所在单位虽然在月底放假,并没有像集团里有些厂子一样“轮岗”。今年1月,太钢召开了第十七届职工代表大会,会上做出了“职工内部休假及阶段性轮岗”的决定。根据决定,轮岗是指单位或工序、岗位在阶段性停产或不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安排职工轮流上岗作业。

简单来说,由于要关停一些设备和生产线,因此部分员工需要轮流上岗,每人上一个月,休三个月。此外,在轮岗期间,职工不能外出兼职或全职其他工作,必须做到“随叫随到”,如果不来就算旷工。这一决定刚公布就让整个集团炸开了锅。但是每个人都明白,这是必然的趋势。

耿军现在能赚3000多元。他说,“勉强够活吧”,他怀念刚进厂的时候,每个月能拿到7000元,是现在工资的两倍。

太钢的形势让耿军担心,“我报了个英语班,如果哪天饭碗丢了,自己也好再找个工作。听说现在好多工作都要求会英语呢。”耿军说。

探因

封炉再点火要花费1000万-2000万元

太钢是目前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年产钢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不锈钢占比40%左右。
早期的太钢与其他钢铁厂一样,生产大众化的产品。2001年,陈川平升任太钢集团董事长,看到了不锈钢的市场前景和太钢的优势,把不锈钢定位为太钢的主业。2004年,太钢一跃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不锈钢企业。2007年,太钢不锈钢产量202万吨,实现出口50万吨的愿望。那时,一吨300系的不锈钢能卖到2.8万元,400系的也有1.4万元。如今,这一价格已经打了对折。300系的一吨1.3万元,400系的不锈钢一吨仅能卖到7000元。

同时,黑色金属诸如热轧卷板的价格缩水更加严重。2009年左右,一吨热轧卷板大约5000元,去年一吨仅1000元,最近价格稍微有了些起色,一吨2000元。这样算下来,一吨要亏300-500元。

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太钢的效益就在下行,2012年的总利润从上一年的18亿元锐减到10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的营业收入在千亿元以上。此后,太钢的利润逐年递减,2013年为5亿元,2014年为4亿元,直到2015年,这一数字突然变为负数。根据2015年业绩预告,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近40亿元。

为什么亏本也要卖呢?耿军的领导在开会时候说,集团不能停产,因为“停不起”。与耿军所在的生产线不同,厂里的炼钢高炉一旦停产,封炉再点火就要花费1000万-2000万。而且一旦停产,也就失去了现金流,所有的员工也都面临下岗。因此,“现在我们亏本也要卖,要占领市场,要获取现金流,要承担我们的社会责任。”耿军的领导这样解释。

应对

为去产能开起电商

目前,太钢集团内已经有个别工厂开始执行轮岗的规定。此外,还有部分员工实行“转岗”,即原先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调离生产岗位,转而从事物业或其他后勤类工作。此外,太钢还在距离太原市区40公里的阳曲县建立了“生态农业园”,一批转岗的工人也会陆续被安置到这里。

然而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消化产能,才是首要任务。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专门提到这一问题。他说,“过去两年钢铁领域淘汰上亿吨过剩产能,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在这一项目上,中央也增加了大量的财力,“对于一时尚不能够做到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进行妥善安置。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

现在太钢不仅在上海、广州设有办事处,并且还开到了香港和美国。出口,成为太钢消化产能的一条路。而在“互联网+”的时代,太钢不仅与沃纳斯、上海钢铁交易中心等国内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合作,也开启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太钢钢材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客户可以对自己需要的货源进行竞价购买,这里信息透明、成交方便,甚至还“包邮”。

耿军说他以前每天上下班时,经常被拉着满满当当钢材的火车皮拦住,他就从自行车上下来,目送着这列火车缓缓开过,“呜呜”地鸣着笛,奔向远方。这就像一种告别仪式,他的内心有说不出的神圣和自豪。可是现在,拦住他的火车皮变少了。耿军说,他怀念大家一起等火车通过时的仰望,但更期待这座老城崭新的明天。

相关新闻 武钢为去产能职工分流举行招聘会

武汉市19日举行了主要针对武钢职工的大型招聘会,让众多武钢职工寻找到心仪的岗位,使社会企业招揽到优秀人才。

这场特殊的招聘会,是由武汉市总工会、人社局和武钢集团工会等部门主办。现场有330多家企业提供96个工种,共1.2万多个招聘岗位。武钢集团下属厂矿职工组团参与应聘,身着黄色工装的武钢职工在招聘会现场格外显眼。

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普遍亏损严重。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曾公开表示,在去产能背景下,武钢青山本部将逐渐减少产量;未来只能有3万人炼铁、炼钢。武钢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特大型钢铁集团,劳动生产率低、人工成本高是武钢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之一。在去产能职工安置中,除内部转岗、内部退养等分流方式外,武钢特意与武汉市相关部门联合举办招聘会,帮助有转岗意愿的职工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除40岁至50岁的职工群体外,招聘会现场还出现不少30岁左右的年轻职工。来自武钢条材厂的24岁电气工小周,现场投了8份应聘简历。小周说:“现在国企早已不是铁饭碗,只要自己有技术,换个单位照样能干出一片天地。”

受过职业技能训练的武钢职工,普遍受到招聘企业欢迎。长飞光纤潜江公司计划招聘一批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为年底投产储备人才,一上午他们就筛选出20多个合适人选。

据介绍,此次招聘会在前期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武钢职工特点,调配招聘岗位与服务,比如60%岗位可招聘“40-50年龄段”职工,提供电商、家政等转岗技能培训。招聘会共有上万人入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000多人。

“当前新兴经济业态发展迅猛,对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十分渴求;另一方面,武钢等大型国企富余职工较多,人力成本过高影响企业发展。”武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针对武钢职工分流的招聘会,有助于缓解过剩产能行业职工“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工难”的双重压力,“今后还将继续举办此类针对性招聘会,帮助去产能企业‘解压’、社会企业‘解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