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报告:2015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3726元

2016-06-13 16:33:41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昨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及《2016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对25万2015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跟踪评价,同时对2012届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报告显示,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大,但创业、深造确保了大学生就业率继续保持稳定。

《新京报》报道,虽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逐年提高,但大学生毕业创业在三年后存活下来的比例仅为半数左右。同时,报告披露,近八成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的投资或借贷,及个人积蓄。

此外,报告发布了2015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内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本科专业名单,物流管理就业率最高,口腔医学就业率最低。从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失业量等因素,报告分别列举了就业好的“绿牌专业”和就业情况不好的“红牌专业”,其中应用心理学、化学等专业被列入“红牌专业”。

●收入

大学毕业生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报告显示,2015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3726元,比2014届3487元增长了239元,比2013届3250元增长了476元。其中,本科毕业生2015届4042元比2014届3773元增长了269元,比2013届3560元增长了482元。高职高专毕业生2015届3409元比2014届3200元增长了209元,比2013届2940元增长了469元。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同时,“211”院校2015届毕业生月收入4718元比2014届4394元增长了324元,比2013届4123元增长了595元;非“211”本科院校2015届毕业生月收入3907元比2014届3649元增长了258元,比2013届3447元增长了460元。连续三届呈现上升趋势。

在2015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4313元,最低的是医学3462元。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4823元,其次是“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4552元。

●就业

过半大学毕业生进入中小微企业

据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为2015届的59%,而在国企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5届的18%,在外企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11%下降到2015届的9%。

此外,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郭娇介绍,3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大学生比例持续提升,3000人以上大型企业大学生就业率是下降的,不管本科还是高职都是这样的趋势。

数据显示,从2013至2015届的本科毕业生中,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7%下降到25%,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45%上升为50%。高职高专毕业生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56%上升为60%。这意味着中小微企业雇用了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

此外,报告还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就业比例上升。2013~2015届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为2015届的55%。其中,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46%上升为2015届的48%。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从58%上升为61%。

●创业

毕业直接创业三年后一半存活

报告中称,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与往年持平。郭娇介绍,分析大学生就业稳定的因素,自主创业是原因之一。郭娇介绍,自主创业在过去三年持续提升,今年达到3%。“可能这个数字大家感觉有点小,但是相当于90%以上的就业率高的情况下每增长1个百分点都相当得有意义。”郭娇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80.9万估算,2015届大学生中约有20.4万人选择创业。报告也指出,大学生创业三年的存活率仅一半。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创业的比例为2%,其中毕业时创业三年后还存活的仅约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存活率仅在一半左右。

在创业资金来源方面,报告指出,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本科生的比例为78%,高职高专学生的比例为75%,而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的比例均较小,还不到5%。

同时,报告对大学生创业的结构进行分析,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产业(21.1%),其后是零售商业(12.8%)、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11.6%)。2015届高职高专创业主要集中在零售商业(13.2%)。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回报,报告也披露,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平均月收入为5131元,比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4042元高1089元。

●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率最高

马上就进入高校招生录取季,什么专业的就业情况好,是广大考生关心的问题。报告披露了201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和最低的十个专业,其中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为96.6%,就业率最高;而口腔医学的就业率仅为83.4%,为最低。

根据失业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报告评出了2016年本科生就业的绿牌专业和红牌专业。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分别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审计学、广告学、车辆工程等。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被评为红牌专业。

从行业上分析,报告指出,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有“教育业”(增加3.6个百分点)、“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增加2.8个百分点)、“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增加1.8个百分点)。

专家声音

高等教育脱节将导致就业越来越难

在今年一季度人社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其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在扎实推进。

长期研究就业问题的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表示,《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系统全面反映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问题。“从我们掌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两项指数看,这两个指数都是向上走的,薪酬在提高、就业满意度也在提高。”莫荣说。

同时,莫荣提出,大学培养的专业问题也成为就业的一个难点。“我们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高校毕业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大家知道去干什么吗?去技工学校学习半年,大家知道,技工学校过去是农民工学的,学习半年以后反而他的就业情况非常好,这反映出我们教育脱节非常之大。”莫荣表示,如果不在高等教育方面解决问题,就业的问题就会越来越难。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表示,目前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我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理想中的工作,我们的大学好像培养了大批社会不需要的人才。”

对此,周光礼认为,大学教育改革必须坚持能力导向的大学教育改革。如今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知识快速增长和职业频繁地转化,这意味着我们大学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在职业之间转化的一种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