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粮启动瘦身计划:法人单位减少20%

2016-06-16 15:25:05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国务院国资委6月13日披露,中粮集团明确提出“瘦身健体”计划,以“小总部、大业务”为原则,压缩管理层级,实现三级管控。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中粮集团提出,通过三年攻坚规划,计划旗下法人单位减少20%,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50%以上、亏损面显著下降。

6月14日下午,中粮集团召开领导班子及部分中层干部会议,调整领导班子成员:中粮总裁于旭波、副总裁万早田任中粮党组副书记等。

此次会议上,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局长宋亚晨代表国资委党委讲话指出,中粮集团应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重组并购企业业务深入整合和文化深度融合,扎实做好提质增效工作。

根据“瘦身健身”计划,中粮集团共计确认改造提升类企业65家,强化管理类企业91家,兼并重组和淘汰退出类企业102家。

2015年,中粮营业收入405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8%;净利润为13.2亿元人民币,约合2亿美元。虽然在营业收入上仅次于嘉吉(Cargill)和ADM两大国际粮商,但是在企业运营和利润上,仍与四大粮商有很大差距。

通过这次业务整合,中粮希望缩小与四大粮商的运营管理水平。

6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中粮集团发去采访提纲,截止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中粮瘦身目标

中粮集团“瘦身”计划结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要求,压缩管理层级,实现三级管控,法人单位减少20%,通过3年时间实现“十三五”期间提质增效。

接近中粮集团的行业人士指出,中粮集团启动该计划的背景是并购带来的企业数量激增及层级过多。

最近几年,中粮集团在国内连续吸收合并华粮集团、华孚集团等央企,在国外连续并购来宝农业(现为中粮农业)100%股权、荷兰尼德拉51%控股权。企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下属企业数量激增,而且企业层级过多,甚至全资收购的来宝农业、控股51%的尼德拉公司只能算5级孙公司。

记者查阅中粮集团2015年年报以及中粮2016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了解,目前中粮集团2级子公司有34家,3级、4级等子公司数量更是庞大。

为了减少企业法人层级,中粮集团管官方称,将按投资公司职能设立大部制,精简优化总部管理职能,按专业化公司打造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控制力的专业化企业。

瘦身的目标是形成“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化公司经营层——生产单位执行层”三级组织架构,做实专业化公司。

在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公布的“中粮集团按‘小总部、大业务’原则启动瘦身计划”文章中,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双连表示,中粮集团瘦身健体目标是改革体制机制,按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理清职能,下放权力、搞好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优势核心产业。

根据中粮集团发布的规划,未来3年中粮旗下各级子公司将减少20%的法人单位。

赵双连表示,“瘦身”是为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让更有活力的企业经营层在市场活动中占主导、说了算,负全责。

而在6月14日中粮集团召开领导班子及部分中层干部会议上,宋亚晨局长代表国资委党委指出,希望中粮集团能够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战略研究,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关键环节的核心竞争力,加快重组并购企业业务深入整合和文化深度融合,扎实做好提质增效工作,使中粮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表示,中粮集团很多业务是通过兼并重组发展起来的,吸收合并华粮集团、华孚集团等央企,并购来宝农业100%股权、尼德拉51%控股权,这些企业进来后,管理架构需调整,业务需要与中粮的业务整合,通过整合才能产生协同效应,提升效益。

中粮集团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并购重组工作,具有较强的资本运作能力。2005-2013年,中粮共完成近50起并购项目,投资额146亿元。

而吸收合并华粮集团、华孚集团,并购来宝农业100%股权、尼德拉51%控股权,使得中粮集团管理的企业资产规模、人员规模都大幅增加。

2015年,中粮集团完成对华孚集团、中粮农业(来宝农业改名)、尼德拉财务并表,其中华孚集团并入后就为中粮增加70余家下属子公司;中粮农业在全球29个国家拥有45个资产,全球员工总数9500人;Nidera在全球18个主要进口国下属拥有62家子公司,3700余名员工。

整合、淘汰258家企业

中粮集团在这一系列“瘦身”举措的同时,还将下大力气开展“健体”,改善资产运营质量,提升净资产回报水平,提质增效。

中粮集团将依据“改造提升一批、强化管理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总体原则,在“十三五”期间加大系统减亏的力度,三年时间内完成“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的主体工作,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50%以上、亏损面显著下降。

中粮集团官方披露,中粮集团共计确认改造提升类企业65家,强化管理类企业91家,兼并重组和淘汰退出类企业102家。

截止本报截稿,中粮集团官方未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书面采访,目前还不太清楚这3类涉及258家法人企业具体涉及中粮集团哪些业务。

中粮集团业务涉及种植养殖、物流储运、食品原料加工、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生产销售以及地产酒店、金融服务等领域,旗下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包装、大悦城地产5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粮屯河、酒鬼酒、中粮地产和中粮生化4家内地上市公司。

2015年,中粮集团总营收4054.4亿元,约合624亿美元,按照2015财年的数字计算,已经超越邦吉(Bunge)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仅次于嘉吉(Cargill)和ADM,一举跨入世界顶级跨国粮商的阵营。

不过,2015年中粮净利润约合2亿美元,而ADM、嘉吉、邦吉和路易达孚分别为18.5亿美元、15.8亿美元、7.9亿美元和2.1亿美元。在盈利上落后于上述巨头。

另外,中粮集团2015年获得47亿元政府补贴,如果扣除这些,中粮集团本身业务业绩处于亏损。

在上述上市公司中,中粮控股去年亏损3.77亿港元,中粮屯河亏损2600万元人民币,中粮生化亏损3700万元人民币。而中粮农业、尼德拉2015年为中粮贡献2232.78亿元营业收入,但是,其中中粮农业处于亏损中。

而对于“重点业务的提质增效和扭亏工作”,中粮集团将派出工作组进行内部专项督查,持续跟进各单位整改进展,紧盯亏损企业,不解决不松手。

马文峰表示,目前在中粮集团农业板块中,进口贸易赚钱,国内加工贸易效益不太好,做起来比较难。

国际大宗农产品分析师彭心侃表示,中粮集团也在改变,不仅仅是海外收购,也在引进外资合作,中粮集团玉米深加工业务在与国际巨头法国罗盖特集团谈合资,罗盖特将可能会对中粮集团现有业务注资,2个月前,罗盖特总裁来中粮集团谈判。中粮这样做既可以分担风险,也能减轻负担。

彭心侃表示,就中粮的业务和业绩与国际粮商对比,应该将国外和国内业务分开对比,目前其他大粮商盈利也在下降。中粮集团作为国企历史包袱重,需要时间来处理。

根据国资委发布的中粮集团“十三五”规划,中粮集团未来将推动粮油、食品、金融、地产四大板块2019年整体上市。

中粮“十三五”规划明确2020年关键性指标,营业收入将达7500亿,利润总额150亿,国有资本粮油食品业务占比达到8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