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担心英国脱欧? 李嘉诚早有防备

2016-06-22 14:28:26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对于四成利润来自英国的长和来说,最大风险是英镑贬值,然而公司的速动资产中只有11%以英镑计价,还拥有不少英镑债务。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英国博彩公司必发(Betfair)的最新数据显示,英国有60%的可能留欧,脱欧则为40%。但这样的概率对于商人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哪怕只有1%的可能,英国脱欧一旦成为现实,都会对他们产生不小的影响,特别是已经将战略重心转移至英国的香港首富李嘉诚。

彭博6月21日公布的采访视频显示,下个月就将88岁的李嘉诚4年来首次接受外媒专访时表示,希望英国不要脱欧,否则英国和欧洲都会蒙受很大损失,语气略显强硬。

李嘉诚之所以担心英国脱欧,与其战略重心早已转移至英国不无关系。有数据显示,李嘉诚在英国的总投资已达到520亿美元(约4034.47亿港元)。长和集团(00001.HK)2015年的年报也显示,公司近四成利润来自英国,英镑一旦大幅贬值,必定会影响长和的业绩。

当然,曾经的亚洲首富并非省油的灯,针对英国脱欧这一影响全球的“黑天鹅事件事件”,“超人”实际早有防备。

“超人”公开呼吁英国留欧

“我希望英国不要脱欧,不然英国的损失很大,对整个欧洲的影响都不好,但即便真的脱欧,也不是世界末日。”李嘉诚在彭博的专访视频中说。

李嘉诚3个月前曾表示,如果英国最终脱欧,他会减少在英国的投资。当时的背景是,欧洲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经济及难民的问题,欧洲与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都在增加,会令全球股票、债券、商品及货币市场加剧波动。

但在此次的访问中,他的口径似乎有所转变,他的态度倾向于无论是否脱欧,长和将继续维持在欧洲的投资。

“全球52个国家都有我们的生意,过去几年,我们对于欧洲的投资一直在增加,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我觉得这并不存在问题,我们也遵守当地的法律和秩序。”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他对自己的生意依然很有信心。

“超人”还对中国经济投下了信任的一票,他表示依旧看好中国经济的前景,“目前市场人士只是看到国有企业和民间的负债,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出口国,仍然充满希望。”

但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李嘉诚之所以从中国撤资转投英国,是因为不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但没想到英国也存在这种不确定性,所以不论英国是否脱欧,都会不可避免地令李嘉诚的资产缩水。

李嘉诚曾是亚洲首富,资产净值达到286亿美元。但彭博的最新数据显示,李嘉诚目前在亚洲位列第三,排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和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之后。

事实上,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去年合并后,长和集团的股价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光是今年5月份以来,李嘉诚旗下的各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已经损失了近450亿港元。

英国带来近四成利润

李嘉诚担心英国脱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逐步撤离中国内地市场后,其战略的重心就转移到了欧洲,投资主要包括基建、电信、零售行业、电网、水、管道燃气等领域,英国则是“主战场”。

长和集团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在英国的税息前利润(EBIT)占到了总额的37%,达230亿港元,是长和整体业务中利润贡献最高部分,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占比分别只有14%和5%,其他亚太地区则贡献了20%。这意味着,整个亚太区加上大中华区的利润,才刚好与英国相媲美,这也解释了李嘉诚为何在英国公投前夕突然接受专访,并特地强调了退欧的危害。

目前,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已经渗透到了英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屈臣氏曾于2000年、2002年及2005年将“theperfumeshop”、“superdrug”和“savers”等有上千家连锁店的英国品牌招入麾下,如今这些店遍布英国的大街小巷。

早在1991年,李嘉诚就开始投资英国东南部地区的货运码头;1998年又买下了两个,其中一个位于伦敦。目前李嘉诚在英国东南部共持有3个货运码头。

除了商店和货运码头,2010~2011年,李嘉诚更斥巨资买下了英国水务公司(NorthumbrianWater)及英国电网公司(UKPowerNetworks)。两家公司分别为英国7%和30%的民众提供饮用水和电力,收购价格分别为588亿港元及700亿港元。

根据长和2015年年报,集团旗下持有的英国基建公司多达7个,其中包括配电、食水供应、污水及废水业务、燃气配送、发电、租赁铁路车辆,毫不夸张地说,英国人的衣食住行都要依赖李嘉诚。

有数据显示,李嘉诚在英国的总投资达到520亿美元(约4034.47亿港元),包括三个港口、三家连锁店、一家电讯运营商、一家铁路集团、一家区域电网公司、两家区域煤气公司、一家水务公司等。

最大影响是英镑贬值

野村证券近日发表的报告称,英国一旦脱欧,将引发英镑下调10%~15%,同时经济转弱的情绪会令民众减少杠杆,令房价下跌10%,从而出现经济衰退,到时候英国的货币政策也会有所变化。

评级机构标普发表报告称,英国一旦脱欧,将会为长和集团、长江基建(01038.HK)和电能实业(00006.HK)的经营和财务带来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评级。

标普认为,英国脱欧最直接的风险是英镑大幅贬值,将削减长和集团、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的现金流。由于长和集团在财物报表中入账用的功能货币是港元,英镑如果大幅贬值会令兑换率大减,同时集团以英镑计价的负债也会减少。不过,这种影响需要在英镑持续贬值1年以上,才会有实际的反应。

事实上,针对英国脱欧的风险,李嘉诚早有防备,“对冲”做得十分到位。仔细研究长和的财务结构不难发现,英镑贬值对长和集团的财务并不全是坏事,根据2015年财报,截至2015年12月31日,长和集团的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总额达到2876亿港元,其中英镑占25%,欧元占25%,36%为美元,7%为港元,意味着一旦英镑贬值,那么长和集团的银行及其他债务能够减少一些。

同时,如果按照币值来计算,截至2015年12月31日,长和集团的速动资产中,英镑仅占11%,而欧元仅占5%,在速动资产中最大的则是美元,占比达到40%,意味着即便英镑大幅贬值,也不会影响长和的资产。

有市场人士表示,早在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就首次提到了脱欧公投,并在2015年1月强调了脱欧的可能性,李嘉诚作为在英国大幅投资的企业家,肯定早有防备,所以在2015年的年报中,特地强调了长和的速动资产中只有11%为英镑计价。

对于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收益,即便英国真的脱欧,对长和也只是在账面上的影响较大,实质上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尤其如果是债务能够减少的话,反而是一件好事。数据显示,2013年和2014年,长和在银行的借款分别为31.46亿及29.59亿英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不过,香港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表示,过去很多人投资英国是因为英国是进入欧洲的跳板,投资英国等于投资欧洲,但如果真的脱欧,英国就只是一个单一市场及经济体,辐射作用及协同效应都不再拥有,难免会影响在英国投资企业的估值。

王昕表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只看一时,从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欧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走势还需要参照美元的动向,此次事件必定会带动一些在欧洲的投资回归美国,而美国不断加大的债务能否平稳过渡,又是一项新的不确定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