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春节后央行旗下数字货币研究所将正式挂牌

2017-02-04 22:12: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一面针对国内比特币爆炒行情动用雷霆手段以清除违法投机分子,一面又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场景测试,在对待比特币及基于其底层技术的区块链的态度上,中国央行于春节前亮明了态度。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1月25日,中国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近期将成立研发中心持续完善,春节后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

此前一天,国内最大的3家比特币交易平台OkCoin网站、火币网、比特币中国在接受央行持续多日的调查之后,正式对外宣布开始收取千分之二的交易手续费,以及停止高杠杆配资交易行为。此前比特币在国内的交易均为免费,此举导致了比特币交投暴跌。

“金融监管层有意整顿比特币在国内的交易乱象,这些免费的交易平台能够正常运营并且获利,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就是为比特币炒家提供配资;而这些平台背后的股东是境外资金,因此比特币已经不能单纯地被视为只是一个虚拟商品。不过,央行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肯定态度则传递出对比特币和区块链采取的是剪刀手政策。”2月2日,上海一家科创机构CEO陈宇分析。

这也意味着,由于政策因素,比特币与区块链在中国已经分道扬镳。

阻击比特币配资

“从目前来看,比特币在中国是一种炒作工具。”春节期间,国内资深比特币玩家张杰斌(化名)告诉记者。

或为洗钱、或为投机、或为转移资产,比特币作为一种载体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扮演着一个强大的角色。它的交易在此前尚未被纳入监管,直到它的价格即将突破10000元/个的时候,才引发监管层的警觉。

“在一两年前,监管层并没意识到比特币在中国会演化得如此迅速,吸引大批专业非专业的投机人。直到他们监测到那些交易平台背后隐藏着的资本力量,才明白比特币价格的暴涨源于大量配资,且涉嫌洗钱等行为。”2月3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匿名人士称。

据记者了解,自今年1月11日央行在上海和北京对比特币交易平台进行现场检查之后,查出不少问题,尤其是隐藏着的平台和第三方机构对投机人提供的配资交易,和是否违反外汇管理规定及反洗钱规定。1月24日,国内最大的3家比特币交易平台在经过检查之后,对外宣布收取交易费用,致使比特币交易出现暴跌,每小时交易量暴跌八成以上。而比特币价格则维持在6300元左右/个。

“配资一直是比特币交易平台赖以生存和盈利的主要手段,一般平台和第三方给投资人提供的最高杠杆是5倍,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平台上可以用1万的自有资金调动5万的杠杆,而且利息以日计算为千分之一。现在高杠杆配资已经被禁止,最多也就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配资,估计未来配资会被全部禁止。配资利息年化高达40%,这对于交易平台而言,是一块很丰厚的利润。如今转变为收取交易费,肯定有些平台会难以为继。”2月3日,张杰斌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其透露,目前国内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的股东基本都是外资,而且某家平台获得了境外高达8000万美元的融资,这些幕后资金就是希望拉抬比特币价格,促使比特币在中国成为一种可以被接受的投资标的,进而使得平台能够有朝一日上市。如今这些资本的计划极有可能落空,而且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批高频交易者正在考虑退出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外比特币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一些大型零售巨头,如Over stock已经迅速接受比特币这种数字货币作为支付方式, 连亚马逊也开始“间接”接受比特币。据了解,Amazon Direct现在允许消费者使用iPayYou从他们的比特币钱包中转移任意数额的美元到亚马逊,在此之前,比特币只能被用于购买亚马逊数字购物卡。

但是在诸多国内专业人士看来,比特币想要在中国与大型商业零售机构或者电商平台挂钩,恐怕无法实现。作为一种不被认可的虚拟商品,本身不具备法定货币的属性,这是央行划定的红线,即使有电商平台属意,监管层也不会允许。

“问题是如果不是矿工挖出来的比特币,不需要直接消耗现金,谁会用现金投资比特币,再去换成现金用来购物。即使矿工挖出来的比特币,它也是消耗了时间、人力等各种成本,用比特币作为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易媒介得不偿失。”对此,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一位教授称。

分道扬镳

虽然比特币经此一役之后,价格和名声都一落千丈,但是因比特币而出名的区块链却得到了全球金融机构乃至央行的关注。

本报记者了解到,央行一面对比特币在中国的交易进行严格监管,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则不遗余力。1月25日,央行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场景测试。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并率先探索了区块链的实际应用。

而在去年12月15日,央行数字票据基于区块链的全生命周期的登记流转和基于数字货币的票款对付(DVP)结算功能已经全部实现,显示数字货币在数字票据场景的应用验证落地。目前已按计划完成了数字票据平台、数字货币系统模拟运行环境的上线部署,并与试点银行进行了网络联通。

“引入数字货币进行结算,可实现数字票据交易的资金流和信息流同步转移,从而实现DVP票款对付结算;同时通过区块链数字身份方案解决了不同金融机构间对用户重复KYC认证的问题等。”在当时,一位参与研究的上海票交所人士透露。

在银行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1月1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IBM联合宣布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该系统于2016年10月上线,已在真实业务环境中顺利执行了上百笔交易。这是中国银行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首次成功实践。去年12月, 浙商银行也正式上线基于区块链技术移动数字汇票产品,搭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移动数字汇票平台,可为客户提供在移动客户端签发、签收、转让、买卖、兑付移动数字汇票功能,并在区块链平台实现公开、安全记账。

“银行争相涌入区块链领域的原因很简单,银行可以通过使用自己的许可式区块链来记录所有客户交易,从而大幅提升交易效率,而不用再把交易数据记录到各种不同类型并且很快就会过时的软件中。预计今年我们也将会有具体的场景落地。”2月3日,中国平安集团一位人士也向本报记者透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