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专家:明年经济将突破“L型”向上 迎来高质量发展

2018-01-23 11:40:23 信息来源:央广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央广网北京1月19日消息(记者王雨馨)“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也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充满活力。明年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房地产周期将出现同时叠加向上,所以,我认为2019年中国经济将会突破L型向上。”日前 ,在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SEEC)与和讯网联合主办的财经中国2017年会暨第十五届财经风云榜论坛上,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

中国经济越来越有韧性 政策因素系主导

近两年,中国的实际经济走势比市场预期越来越好,越来越有韧性,告别了过去的单边下滑。2018年初,越来越多的经济观察者对中国经济表达了乐观的看法。

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才带来了对中国经济由悲观逐步转向乐观的人在增加?“2017年出现了非常典型的‘经济多头思维’:股票强,债市弱,汇率强,商品强。也就是说整个经济是按照经济多头思维在进行交易的。”任泽平认为,关键因素是,政策层做对了三件事情:第一,找到了经济问题症结;第二,找到了正确解决方案;第三,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度。

未来政策着力点将转向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任泽平提出,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那么,何谓新周期?他用一句话概括:“世界经济在复苏,中国在去产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2012年美国经济复苏,2016年下半年欧洲经济复苏,全球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在加入到复苏的进程。外部的需求在改善,而内部在去产能。

“经济就是供求,外部的需求在改善,而我们内部在把过剩的产能去化,整个供求格局在改善,这就是为什么整个工业品价格的上涨以及企业盈利改善的原因。”任泽平从经济逻辑学角度这样解释新周期。

展望未来的政策着力点,任泽平说:“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未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部署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而2016年、2017年主要抓的是去产能和去库存。2018年,随着经济L型企稳,政策的重心也在发生变化,与时俱进,未来更多的政策着力点转向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改革转型前景乐观 改革任务依旧任重道远

中国改革前景值得关注,任泽平认为,总体上讲中国改革转型前景乐观,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仍然任重而道远。未来有以下改革还需突破:

一是通过地方试点的方式调动地方政府在这一轮改革当中的积极性。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通过地方实验。

二是国企改革。中国过去40年的经验已经帮助我们分清了什么产能更有效,什么产能无效,改革的目的就是用有效产能替代无效产能。

三是大规模放活中国服务业。中国进入到了一个消费和服务业主导的时代,服务业将酝酿出巨大的能量。

四是大规模降低微观主体的成本,包括减税、降低办事费用等。其中,减税政策产生的效果是持续的。降低微观主体成本,有助于提升微观主体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五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促进金融回归本源,让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一定要排除万难,坚决推进。

会上,任泽平还表示,大约2019年前后,中国新一轮产能扩张,出现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房地产周期的同时叠加向上,所以,2019年中国经济将会突破L型向上。未来新一轮产能投资,传统落后、过剩的产能一定带有新时代、新周期、新经济的内涵,代表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