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个行业真要飞起来了!你或许也能参与其中

2018-02-04 18:21:5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如今拥有私人飞机对于一些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您听说过私人卫星吗?就在2月2日下午15点51分,我国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卫星的拥有人称,它不仅可以和别的卫星肩并肩,而且未来还可能开直播赚钱。这是怎么回事?

  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发射成功

  2月2日,“风马牛一号”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火箭在酒泉发射。

  记者:“刚刚发射的火箭一共运载了七颗卫星升空,其中的风马牛一号就是国内的首颗私人卫星。不过这颗卫星长度仅有30厘米,相当于一个鞋盒的大小,重量也不到4千克。 ”

  风马牛一号主要搭载了4K全景摄像头,可以呈现360度太空高清照片,卫星入轨后将每天过境中国三次,向地球实时传输音频和图片内容。卫星的拥有者希望用它来实现卫星和手机互动娱乐的结合,探索媒体的新玩法。

  首颗私人卫星投入成本500万

  通过卫星直播获得收入,是这颗私人卫星的商业模式之一。比如直播陨石或者某个天文现象,采用收费的方式向付费用户开放,实现盈利。

  据介绍,研制发射这样一颗卫星的成本,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主要包含了研制、发射和后期运行维护几方面的费用,总投入在五百万元人民币以内。当然,发射私人拥有的卫星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因此其探索意义更大,离盈利或许还有比较大的距离。

  怎样才有资格拥有私人卫星?

  怎样才有资格能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呢?其实审批工作并没有限制发射的主体,这次“风马牛一号”的审批也只用了半年多时间。

  首先要拥有能研发出符合技术标准卫星的专业团队,然后将卫星需要搭载的功能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批,再找到发射服务方付费安排火箭上的位置,最后在气象等因素都合适时,按计划完成发射。据了解,目前国内约有三四十家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民营企业,但真正能制造卫星的企业只有不到十家。本次发射的卫星的研制方就是一家私人企业: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亦庄)的翎客航天。

民用商业航天要“飞”了?

  在美国,各路科技大佬纷纷掷重金投入航天产业。而在我国,虽然目前各项航天发射还基本上是政府主导,但政策已经逐步向民营企业放开。2018年预计将是航天产业的一个风口。

  随着国内军民融合的提出,航天产业逐步进入政策密集期,火箭和卫星领域开始向民营资本放开,已有多家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迅速崛起。去年年底,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举行A轮增资签约仪式,与8家社会投资机构(含部分民营社会资本)签订协议,募集资金12亿元。目前,国内多地也都在鼓励发展航天产业。而在北京,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发区将对民营航空航天产业中的领军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目前该开发区已有多家民营航空企业落户。

  而“风马牛一号”的成功发射,将从应用层面探索卫星应用的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并将卫星应用于教育、媒体、公益等多个领域,对于未来航天商业的发展颇具意义。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付志恒:“过去卫星被称作皇冠上的明珠,现在已经进入平民时代了,国内来讲目前还未看到商业航天公司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未来国家肯定会出台更多鼓励的政策来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 ”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航天商业发展起来,意味着大家参与其中的门槛会降低,无论是进入这个行业工作还是参与航天发射,机会都会增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