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体检表中体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2018-03-05 18:29:29 信息来源:中新经纬发布者:isen点击量:
作者 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2018年2月28日公布的2017年中国国民经济统计公报给中国经济做了个全面的体检。过去的五年,中国经济发生了很多改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创新驱动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加快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动力的转换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逐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指标更健康,身段更轻盈,步伐更矫健。
一、中国经济五年来出现五大特点
其一,中国经济增长保持韧劲,成为世界经济引擎。五年来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不仅跑赢欧美日,而且领跑全球,带动世界经济复苏。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实现7年来首次回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8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5、33.5和42.7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6.1%和8%。
其二,中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服务业成为火车头。2017年底,三大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分别7.9%、40.5%和51.6%。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有半壁江山,中国经济不再只看工业增长,服务业已发展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图1:2017年底第一、二、三产业的占比分布图
其三,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新动能更加强劲。2017年中国人均GDP接近6万元,同比增长6.3%。全年国民总收入82.5万亿元,同比增长7%。中国经济从投资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增长模式。全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为32.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9.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图2:中国消费、投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
其四,中国经济运行更加平稳。在GDP企稳回升的同时,CPI运行平稳,PPI则从两年来的负增长转正。2017年CPI同比上涨1.6%,PPI上涨6.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3.5%。除了物价平稳之外,房地产正在回归“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有不少城市房价止住了强劲上扬势头。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同比下降的为9个,增加了5个。
其五,国际收支更平衡,开放度更高。2017年末中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294亿美元。人民币在美联储多次加息及缩表的威胁下不仅没有大幅贬值,反而逆势上扬,这背后彰显了中国经济实力。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加速,各国对人民币的需求更多,人民币已被包括欧央行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作为其官方储备货币。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经济结构优化,效益提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通过抓住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不在总量而在结构上这一根本问题,并从供给侧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进而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在深入完成“三去一降一补充”五大任务的同时,2017年进一步在农业、房地产、实体经济等重点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动能的转换。2017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77%,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和钢铁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8.2%和75.8%,分别同比提高8.7和4.1个百分点。2017年末商品房待售5.9亿平方米,同比减少1.1亿平方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了经济质量效益,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税收收入14.4万亿元,增长10.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5万亿元,增长21%。从行业看,采矿业同比增长2.6倍;制造业6.7万亿元,增长18.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2.4万亿元,增长24.5%。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1万元/人,同比提高6.7%。
三、创新驱动增长带来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新旧动能的转换。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和11.3%,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2.7%和32.7%。全年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为69万辆、13万台、290万架,分别同比增长51.2%、81%、67%。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4.3万亿元,增长15.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6万亿元,增长16.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6.8%。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7%。
创新带来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从互联网的接入量及增速可窥一斑。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五年来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1.7%。2017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46亿G,同比增长162.7%。互联网上网7.7亿人,增加4074万人,其中手机上网7.5亿人,增加573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55.8%,其中农村普及率达35.4%。不仅增速快且潜力足。
四、“一带一路”带来中国经济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国经济的成功经验吸引到很多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近9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的共建协议。走出去、引进来双向互动更强,保持世界领先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必由之路。2017年货物进出口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顺差2.9万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7.4万亿元,增长17.8%。
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35652家,同比增长27.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776亿元,增长7.9%,比上年加快3.8个百分点。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3857家,增长32.8%;对华直接投资374亿元。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66亿元,增长11.3%。
受美联储加息缩表以及我国对于对外投资脱实向虚的管理,2017年对外直接投资额8108亿元,下降29.4%。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加强对外投资有效监管有助于保障中国经济和对外投资长期稳定的增长。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11383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855亿美元,增长12.6%,占对外承包工程的50.7%。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2万人,增长5.7%。
五、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表现在绿色发展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绿色金融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3.9%、21.8%和16.4%。
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表现在就业稳定增长,连续五年每年1300万人的新增就业,贡献了全球1/3的新增就业,有不少就业增长是在新产业、新技术岗位上。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体现在决胜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五年来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10.2%下降到3.1%。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体现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上。2017年清洁能源的消费占比提高到了20.8%,而煤炭消费则大幅降至60.4%。五年来能耗、水耗下降20%以上,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雾霾越来越少,蓝天越来越篮。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警惕美国加息、缩表、减税及贸易战带来的外部冲击,同时防范内部风险。只有稳扎稳打,坚持创新增长、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才能在新的征程中开拓前进,确保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财政部PPP专家,中国通信业协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高级顾问。研究方向涵盖宏观经济、国际金融。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