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开学后大学生压岁钱花哪了 高校教师建议分类规划

2018-03-07 12:22:57 信息来源:云南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开学后大学生压岁钱花哪了 高校教师建议分类规划

3月5日,位于呈贡大学城附近的购物街渐渐热闹了起来,在服装店、小吃店、日用品店,附近高校的学生正在挑选商品。“正逢开学季,有许多东西都需要添置,加上过年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想用这笔钱买点平时想买的东西。”云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王芳说。

随着各高校陆续开学,压岁钱成了大学生们讨论的热点。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百余所高校的2460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过年,86%的受访大学生收到了压岁钱。春节期间,网上流传出一张全国压岁钱地图。地图显示,云南省压岁钱平均为400元,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相比处于中下水平。在收到压岁钱的群体中,大学生属于较特殊的一类。已成年但还未步入社会,因此类似大学生该不该收压岁钱等一类问题也在网上掀起了一股讨论。那么收到压岁钱的大学生们把钱都花哪了?大学生的压岁钱该怎么花?对此,记者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采访。

受访大学生压岁钱最高3000元

 

 

走访中,10多名受访学生今年收到的压岁钱平均为1580元,其中最高的3000元,最低的400元。

陶开云是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今年他收到了3000元压岁钱。“周围同学的压岁钱大多为1000元左右,有的2000元,我的算比较高的。”陶开云表示,对还在上学的他而言,3000元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他也对这些钱有了规划,“主要用于生活费的填充和日常开支,例如有时出差的机票、酒店费用等。”

和陶开云相比,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孙亮的压岁钱就没那么多了。孙亮今年收到了700元压岁钱。他坦言,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压岁钱明显减少。“本来想着大学毕业后就不收压岁钱了。但长辈们得知我继续读研,还是坚持给了。”孙亮说,除了收到来自长辈的压岁钱,自己也包了红包给晚辈,因此长辈给的压岁钱就当成给出去的补偿,剩余的钱,他表示将作为人情资金,而不急于消费。

购物娱乐为主要消费形式

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的郭竞男是该校历史与行政学院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今年她收到了600元压岁钱。“钱不是很多,但也算一笔额外收入,春节还没过完,就开始想着要怎么花了。”郭竞男说,高中以前压岁钱都是交给父母,高中几年压岁钱基本都用来买书,大学以后自己才开始真正支配压岁钱。对于今年的压岁钱,她计划主要以网购为主,买一些平时喜欢但不舍得买的衣服和化妆品。

同样,西南林业大学大四学生吴齐光的压岁钱用途也以娱乐和日常消费为主。今年他收到了800元压岁钱。对于这笔钱,他除了存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外,剩下的都以吃和买为主。“大学就要过去了,打算请朋友吃个饭,算是感谢他们4年来对自己的照顾和关心。”

分类规划避免盲目消费

当其他人还在规划阶段,西南林业大学大四学生段林已开始懊悔了。他今年收到的1600元压岁钱,还不到开学便已经全部花光。“本来是想一部分买东西一部分存起来,但一进网上商城就买个没完。”段林说,仔细想想,很多东西其实都可以不买,比如蓝牙音响宿舍里已经有一个了,耳机也已经有了好几副。

“盲目消费是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平时生活费有限还不是很明显,可一旦得到了一笔钱,消费时就不免冲动,买回来的东西也不见得实用。压岁钱应该买合适的、有需要的东西。”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肖青说,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保佑平安,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有不一般的意义。对于这笔钱,作为比其他年龄孩子更成熟的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规划,对其有理性和清晰的认识,而不是盲目消费。

肖青建议,大学生收到压岁钱后可以根据个人状况处理。“作为旅行基金、买书、买重要的东西都是可以的,当然最好合理规划分配。比如将钱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做不同的事。”她表示,不管做什么,这笔钱应该体现出其特殊性。大学生在收到压岁钱后,不妨拿出一部分买礼物送给长辈以表达自己的感激,让压岁钱变得更有意义。

记者 张怡(昆明日报)

记者手记

长辈也需要一份心意

压岁钱代表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在采访过程中,一位15岁的高二学生说,她今年收到的3600元压岁钱自己只留了300元,剩下的钱分成两个红包发给了父母。采访中发现,中小学生们在谈到如果能自由支配压岁钱时,70%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会先给父母买礼物。但能自由支配压岁钱的大学生拿出一部分压岁钱给家人的不多。

百善孝为先。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的改变,对孝的定义也因人而异。在很多大学生看来,压岁钱本来就是长辈给自己的,再用这笔钱回馈家人不能体现出自己的诚意。可能也正是这样,采访中几乎没有大学生提到给家人买东西。另一边,是他们不合理的规划、不理性的消费和盲目购物。能想到请朋友吃饭,却想不到和家人吃饭;能想到买平时不舍得买的奢侈品,却想不到给家人买一件有需要的日用品。“有想过给父母买一件他们喜欢的东西吗?”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大学生的答案是:“买回去父母会埋怨我乱花钱。”还有一个大学生说:“工作以后,这样的机会有很多。”

和其他学生相比,大学生大部分都已经成年,知识储备也更多,是否也应该更加懂得“礼轻义重”的道理。并不是收到压岁钱就一定要给家人回馈,但至少该知道长辈虽然不需要压岁钱,但他们需要一份来自子女的牵挂和真心。张怡(昆明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