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际积极评价中国经济:从世界工厂向更高层次进发

2018-03-11 21:40:4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今年2月26日,中远海运集团在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举行仪式,庆祝该公司全资拥有的比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第三个2万标准箱级集装箱泊位正式投入使用,以及集团的“中远海运金牛座”2万标准箱级集装箱船首次到访比港。图为“中远海运金牛座”2万标准箱级集装箱船停靠在比雷埃夫斯港。新华社发

  过去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深层次矛盾,中国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中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透过这些耀眼数字,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国专家学者认为中国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表现亮眼,正因如此,中国将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政治体系的稳定性是保证经济不断增长的秘诀”

  劳伦·泰伯尔是总部设在墨尔本的一家澳大利亚食品企业首席执行官。她告诉本报记者,“我还记得小时候在电视里看到的改革开放前北京的样子,和今天的北京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双方每年的经贸额比澳美、澳日和澳印经贸额的总和还要多。劳伦·泰伯尔说:“澳中自贸协定的签署为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推动澳大利亚从过度依赖矿业的单一经济模式向多元化经济模式转型。澳大利亚每年数百亿澳元的外贸顺差和连续27年的增长,如果离开中国这个巨大市场是不可想象的。澳大利亚毫无疑问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受益者。”

  泰国工商总会副主席、暹罗智库常务理事蔡荣庄博士曾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中国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布局合理的民航机场网络,以及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工程等让人印象深刻。它们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又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蔡荣庄对本报记者说。

  阿达玛·盖伊是来自塞内加尔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对记者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以及高速通信网络,许多偏远地区都铺上了沥青路,中国在基础设施层面已经迈入全球先进水平。中国巨大的经济成就不仅在东部沿海地区,偏远地区在政策上也得到了倾斜性支持,发展很快。”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俄中关系研究预测中心副主任亚历山大·伊萨耶夫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指标都很积极,中国政府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中国政治体系的稳定性是保证经济不断增长的秘诀”。

  “中国将在下一轮全球经济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

  党的十九大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作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部署,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韩国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室室长李致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政策引领和市场的刺激下,中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果。

  中国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催生一大批新的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的蜕变。我们看到,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催生出新的产业,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了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在电子商务等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领跑者,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蔡荣庄说。

  创新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全球未来”研究所主席、知名未来学家詹姆斯·坎顿说:“从长远来看,科学和技术创新要素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贡献会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中国在新技术,尤其是在生物技术、数字技术、量子技术等方面进展迅速。中国将在下一轮全球经济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不仅促进自身经济的繁荣,而且极大地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阿达玛·盖伊表示,中国重视创新,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逊于发达国家,这是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的地方。中国经济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于高质量的教育以及对研发、创新的重视,“充足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为中国创新夯实了基础,中国正通过科技升级从‘世界工厂’向更高层次进发”。

  “中国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有助于遏制保护主义倾向”

  据商务部消息,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2%,较上年提升了3.5个百分点。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带动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经济发展。

  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教授保罗·罗贝尔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直接推动了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增长,“以巴西为例,巴西经济在经历了两年连续衰退后在2017年实现经济复苏,中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中国在巴西投资209亿美元,创2010年以来新高;2017年外国公司在巴西进行的十大并购案中,有9起都是中国企业实现的”。

  李致勋认为,中国践行开放包容的经济发展理念,这让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活力,也将提高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资源分配效率。今后,中国仍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

  伊萨耶夫说,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正与国际接轨,“一带一路”倡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商品、资本积极走出国门,带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广大区域空间共同发展,并惠及沿线国家与人民。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全球经济运行的方式,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坚实堡垒。阿达玛·盖伊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走入非洲,“走工业化道路,创造大量就业,包括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等国在内都将工业发展作为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在蔡荣庄看来,中国扩大开放具有世界意义,“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是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中国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有助于遏制保护主义倾向,惠及中国,更将惠及全球。同时,中国的发展模式也为其他国家做出榜样。泰国的高铁建设、工业4.0规划、东部经济走廊以及多处新型工业区的开发建设,都在借鉴参考中国的先进经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