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农历: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委员疾呼:赶紧补上1000多万高级技工缺口

2018-03-12 13:25:58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199

实现中国制造2025,技能人才是关键

委员疾呼:赶紧补上1000多万高级技工缺口

本报记者 李 艳 唐 婷

今年两会,多位委员递交的提案与技能人才相关。早在两会开幕前,民进中央公布今年的中央提案,其中《关于缓解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提案》凝结了他们深入调研的成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几天后,全国政协委员、全总党组成员李守镇递交了《关于加快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提案》,指出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背后需要有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有效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全总研究室主任吕国泉与李守镇持有相同观点。“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技能人才是关键。”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说。

数量、质量不足长期存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技能人才状况,这让长期关注这个问题的吕国泉觉得很开心。在过去几年,他几乎每年都会参与技能人才队伍情况的调研,被业内认为是最了解情况的专家之一。

“技能人才数量、质量不足是确实存在的问题。”吕国泉说。截至2017年底,我国就业人口总量7.76亿,技能劳动者1.65亿,占21.3%,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占6.2%,高级技工占比仅为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的一半,缺口高达1000多万人。

根据李守镇掌握的情况,近年来,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甚至达到2以上。他认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要求有相当差距。

薪酬、培训、体制都有问题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员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了民进调研的情况,他表示,制造业工人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环境差、上升空间窄、社会地位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都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做产业工人。在李守镇看来,中国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也让很多年轻人拒绝从事一线技能岗位。

更严重的问题是,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难以及时、灵活地面对企业需求和技能培训市场的变化。民进中央的提案明确提出,国企剥离“办社会功能”的“一刀切”政策把产教融合做得很好的企办院校也一律剥离,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吕国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随着这些年技能人才作用的凸显,已经有一部分企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少国企开始加大投入培训员工,但是民企却改善不多。“有些民企不愿在培训上投入,有需求的时候高价挖人,但你整体水平落后,单一高技能人才来了也留不住,如此恶性循环。”他说。

多举并施改变“差不多”心态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表明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改革。

李守镇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及动态调整机制是解决人才来源的根本出路。”

朱永新也认为,应该引导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和组织参与到职业教育和培训过程中来。

委员们认为,过去我国部分劳动者有一种“差不多”的心态,要成为制造强国,这个心态必须克服。李守镇表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应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更要让劳动者认识到,精益求精钻研技术、用勤劳和智慧可以创造美好人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