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上市险企银保“加减法” 四险企去年趸交保费降三成

2018-03-30 23:50:5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上市险企银保进入“精细化”作业时代。

  随着上市险企年报陆续披露,各险企去年的银保经营策略也陆续出炉。总体来看,去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平均压缩了银保趸交保费,并增加了期交保费占比。与此同时,国寿和平安也推动银保人力增长,两家险企去年合计增员10.8万人。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上述4家险企2017年银保趸交保费合计约770亿元(中国太平保费折合昨日汇率纳入计算),较2016年减少了约366亿元,降幅达32%。从降幅来看,4家险企中,新华保险降幅最大,下降99.8%;中国平安次之,下降60.1%;中国太平下降19.7%;中国人寿下降12.2%。

  事实上,自去年“134号文”实施后,银保渠道产品销售难度加大,通过增加人力,尤其是加大专业保险规划师的配置不失为一种提高销售能力的方法。东北证券分析师张经纬认为,新规实施后,类似“即领即返生存金”、“祝寿金”、“教育金”等功能难以包装产品,新规进一步考验各寿险公司业务员的专业销售能力。

  上市险企削减趸交保费

  去年,上市险企进一步主动下调银保趸交保费,提升期交保费增速及占比。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平在内的四家上市险企2017年银保趸交保费合计约770亿元(中国太平保费折合昨日汇率纳入计算),较2016年减少了约366亿元,降幅达32%。

  从银保趸交压缩幅度来看,4家上市险企中,新华保险银保趸交降幅最大,同比下降99.8%;中国平安次之,同比下降60.1%;中国太平下降19.7%;中国人寿下降12.2%。

  在压缩趸交保费的同时,各险企也力推银保期交保费。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寿首年期交保费为209.54亿元,同比增长17.5%;新华保险首年期交保费为64.50亿元,同比增长13.0%;中国平安银保期交新业务规模保费占比为65.4%,同比提升38.5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由于期交保费销售难度大于趸交保费,因此寿险公司银保期交保费的正增长不能完全抵消趸交的负增长,因此,去年上市险企银保规模保费出现微增或下降。

  有代表性的是新华保险。2017年,其银保渠道聚焦期交业务,取消趸交业务计划。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99.26亿元,同比下降47.2%。其中,首年保费64.92亿元,同比下降74.7%;首年期交保费64.50亿元,同比增长13.0%;续期保费134.35亿元,同比增长11.5%,扭转了银代续期保费连续三年负增长的趋势。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新华保险银保首年保费中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达2.66亿元,同比增长24%。趸交保费仅为0.41亿元,同比增长

  -99.8%。由于银保渠道高现金价值产品及分红产品退保减少,其2017年退保金同比下降22.5%。

  新华保险在年报中提到,“公司坚定转型,用两年时间彻底甩掉趸交业务包袱,聚焦期交尤其是长期期交业务,已初步形成了续期拉动的保费增长模式,使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

  再如,中国太平人寿保险业务中,银保保费由去年436.32亿港元微升0.2%至436.97亿港元。其中银保首年期交保费由去年42.07亿港元上升至60.86亿港元,增长44.6%,而银保趸交保费同比下降19.7%。太平人寿2017年银保趸交保费为174.2亿港元,较2016年削减42.75亿元。

  太平人寿也推动银保长期期交保费增长。其中,5-9年期交保费占比达35.9%,10-14年期交保费占比达62.5%。公司银行保险销售网点数目42521个,较2016年增长12848个。银保第25个月之保费复合继续率及第13个月保费继续率分别提升2.6点、1.8点。

  中国人寿也因调整结构,银保保费出现微增。年报显示,其去年银保总保费达1135.05亿元,同比增长4.8%。值得注意的是,其首年期交保费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达61.39亿元,同比增长46.3%;五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55.9%。一年新业务价值大增150.4%。

  国寿去年增员10.8万人

  除调整产品结构之外,上市险企也通过增加银保人力,推动期交保费增长。

  例如,年报显示,中国人寿银保渠道不断拓展网银、自助终端、手机银行等银行电子销售渠道,强化渠道网点经营,各主要银邮代理渠道期交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17年年末,银保渠道销售人员达33.9万人,较2016年增员约10.8万人,增长43.9%,银保渠道保险规划师队伍月均举绩人力同比增长11.3%。

  关于银保的发展策略,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表示,整体策略是:一是继续压缩银保趸交。二是加快期交发展。现在银保渠道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客户经理队伍,第二是规划师队伍,规划师队伍全力以赴做期交不做趸交。三是加快推动中长期期交保费。

  事实上,自中国人寿控股广发银行后,双方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

  2017年年报显示,中国人寿与广发银行于2016年8月12日续签了《代理保险产品专项合作协议》,双方就适合银行渠道销售的个人银行保险产品进行代理合作,合作的内容包括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等。双方也于2016年3月23日签订了《代理团体保险产品合作协议》,就适合银行渠道销售的团体保险产品进行代理合作,合作的内容包括代销团体保险业务和代收付保险业务等。

  除中国人寿之外,中国平安2017年的银保客户经理数量增至3159人,增长65人,同比增长2.1%。事实上,中国平安也通过平安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在平安银行此前的业绩发布会上,其董事长谢永林表示,平安银行不仅要全员卖保险,而且要只争朝夕卖保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