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群兴玩具4次重组4次失败 专家称公司应给投资者交代

2018-04-15 21:12:04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4月3日还表示将继续推进控股权转让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4月10日群兴玩具却发布了关于终止筹划控股股权转让暨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公告。公司股价在4月4日、9日和1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

  在4月11日公司举办的网上投资者说明会上,部分投资者情绪激动质问公司,有投资者甚至认为“公司存在忽悠重组的情形”。

  虽然群兴玩具方面表示,“已按照相关规定及要求向监管部门进行了报备,公司报备文件可以证明公司本次重组的真实性,本次重组不属于忽悠式重组”。但是从推进重组到终止重组的迅速变脸发生在三个交易日内,仍然让投资者无法接受。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群兴玩具应对此负起责任,给投资者一个交代。

  火速变脸质疑不断

  2017年12月25日,群兴玩具发布公司控股股东筹划股权转让暨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此后,公司多次表示股权转让事宜与股权拟受让方正在磋商中,其股票也多次延期复牌。

  今年4月3日,群兴玩具复牌,与复牌同时出现的还有公司首次披露的本次股权转让受让方的一些大致的情况。

  根据其发布的公告显示,本次股权转让的拟受让方系国有控股企业,主要从事磷矿开采、加工。受让方拟受让群兴投资持有公司股份1.4亿股,占群兴投资持有公司股份的53.02%,占公司总股本的23.78%。如控股股东群兴投资股权转让获得实施,受让方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此外,关于重大资产重组方面,群兴玩具拟向受让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标的资产预估值70亿元-90亿元,股票发行价格不超过每股8.05元。如该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受让方将完成重组上市。

  4月9日,群兴玩具收到了交易所关注函,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就群兴玩具此次重组提出了8个问题。转折点就发生在关注函发布的次日。原本投资者以为会按部就班推进重组的群兴玩具4月10日突然发布了关于终止重组的公告,此举令市场哗然。而对于终止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接到拟受让方工作人员电话通知,本次股权转让及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未获得批准。”

  “为何复牌当日不宣布筹划事项审批结果?”“公司为什么不再等三个工作日结果出来后再复牌?”在4月11日群兴玩具举行的投资者说明会上,对于重组为何火速变脸一事,投资者的质疑声不断。

  群兴玩具对此表示:“公司此前已向深交所及全体投资者做出承诺,股票只能于4月3日复牌。公司也没有想到4月10日就收到未能批准的书面通知,假设公司股票能再停牌3个交易日或国资管理部门提前3个交易日完成审批也许能够避免出现复牌后仓促终止的尴尬,公司只能对出现这种巧合情况表示遗憾。”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他认为群兴玩具确实可能存在“忽悠重组”的嫌疑。“我认为,群兴玩具应对此负起责任,给投资者一个交代。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忽悠式’重组的打击力度。更多的时候,‘忽悠重组’甚至比造假重组的危害性更大,因为它完全寄生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会长期‘祸害’二级市场。”宋清辉如是说。

  四年四次重组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群兴玩具复牌当天股价高开低走,此后几天虽然还没有发布重组终止的公告,但是股价似乎提前反应,连续出现跌停。对此有投资者质疑:“复牌之后公司股价就出现大跌,公司是否存在已提前知晓审批结果隐瞒不披露,配合内幕知情者或内幕交易?”

  对此,群兴玩具方面表示,“公司是4月10日接到未获批准的书面通知,一切有案可查,亦不存在隐瞒不报配合二级市场内幕交易的情形”。对于股价放量大跌,股东买出股票,群兴玩具则表示:“股东卖出股票和提前知道信息并不是唯一的因果逻辑关系,也许股东不看好转型磷矿开采加工,也许股东急等用钱,我们在这里不逐一揣测。”

  此外,对于投资者提出的“磷矿企业到底是哪家?”的问题,群兴玩具则以“考虑到国有企业的规定与要求,公司在本次筹划事项未获得对方有权部门事前批准且未与对方签署相关实质性协议的情况下,无法对外披露控股权拟受让方名称”为由,拒绝披露。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2011年上市的群兴玩具,自2014年以来进行的重大资产重组已达到四次,先后拟进入手游、核电、新能源动力电池,以及磷矿领域,但无一成功。另一方面,公司的业绩也一路走低。其在上市当年就出现业绩变脸,去年公司出现首次亏损。根据公司披露的业绩快报,2017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131.80万元。

  对于群兴玩具屡战屡败的做法,宋清辉也表示:“群兴玩具的做法,虽然精神可佳,但显得“命途多舛”。意味着市场对其重组方案并不认可,今后公司应先把主业做好,再谋资本运作,或为上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