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信托产品能否借财富管理名义打破“冰火两重天”

2018-04-15 21:13:1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今年以来,集合资金信托发行市场和成立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局面

  进入2018年以来,集合资金信托发行市场和成立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一面是发行市场的持续火热,高收益产品层出不穷;一面是成立市场的持续走低,成立规模环比连续下降,“资金荒”局面尚未解围。

  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3月份以来共有59家信托公司参与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共发行706款集合产品,环比上升138.51%;3月份以来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1243.86亿元,环比增长69.46%。而从成立市场来看,3月份以来共有49家信托公司成立483款集合信托产品,环比上涨14.32%;成立规模为547.36亿元,环比下跌11.65%。在去年年底连续两月的爆发式增长之后,今年以来集合资金信托成立规模已连续3个月下滑。

  用益信托指出,伴随着资管新规近期落地,“破刚兑、去通道、去杠杆”使得信托公司的资金来源端面临较大的收缩压力。加上集合资金信托门槛较低,适用于更大范围的社会投资者,是大众购买信托产品进行财富管理的重要渠道,预计“刚兑”的打破也将会加大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难度。而成立市场的持续萧条,则表明集合资金募集面临困境。一方面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在严监管环境下,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产品设计出来了,投资者却“不买账”,如何提高信托产品销售效率成为摆在多家信托公司面前共同的难题。

  北京某信托公司业务总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信托公司来说,产品销售能实现“三三制”是比较健康的模式,即“银行代销1/3、公司渠道直销1/3、其他渠道(如项目自带资金等)1/3”。不过,这一理想的销售模式尚未在多数信托公司实现。虽然商业银行坐拥大量高净值客户,但在进入私人银行的产品库后,在海量理财产品的包围下,信托产品很难杀出重围,迅速抓住投资者的眼球。

  在这种情况下,信托公司聚焦财富管理业务显得极为重要。事实上,今年以来多家信托公司表示,将加大对公司直销的投入,打造全国性财富中心。除在全国多地建设实体财富中心、加强宣传外,还将倾力打造销售团队,发力直销业务。

  《证券日报》记者在多个招聘网站搜索,发现今年以来,中建投信托、新时代信托、民生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均招“高级理财经理”、“理财规划师”、“财富专业总监”等职位。以中建投信托为例,其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九地的财富中心招聘,招聘人数多达40人,职责为“负责开发和维护高净值客户群体,完成信托产品营销等工作”。

  有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文件的逐步落实,金融行业的整体规模将会稳步回落,机构间的业务合作在未来将不断萎缩,财富管理业务开展对于信托公司的稳定存在来说势在必行。在以同业合作为根本载体的模式被终结以后,如何寻找到新的资金来源,如何在机构业务和个人业务间寻求新的平衡点,是信托公司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不过,该人士也坦言,由于财富管理业务前期投入大、见效慢,和信托行业过往十几年快速而集约的发展路径大相径庭,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举步维艰,需要信托公司继续投入人力、资金等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