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抖音回应“小猪佩奇遭封杀”事件:传闻不实

2018-05-05 20:32: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央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记者李行健 实习记者黄子洋 刘颍川)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猪佩奇遭抖音封杀”,依据是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写着“抖音社区规则”的图片。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抖音平台搜索“小猪佩奇”,依然可以看到小猪佩奇的相关内容。

  抖音内部人士向中国之声记者表示,抖音并没有封杀小猪佩奇,网络上流传的“抖音社区规则”也是假的。为什么“被封杀谣传”偏偏找上这只粉色小猪?究竟是谁把小猪佩奇变成了“社会人”?

  在这张网传的“抖音社区规则”图里,罗列了抖音社区禁止传播的几类内容,比如禁止歌单、色情低俗行为、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引人不适行为等。但略显突兀的是,这几项内容之上还有一个名叫“禁止元素”的栏目,后面跟着四个字:小猪佩奇。

  记者调查发现,在抖音平台,不仅小猪佩奇还“活着”,所谓禁止歌单中的曲目也依然在抖音平台广泛传播。抖音内部人士也向中国之声证实,网传的“抖音社区规则”并不存在。

  究竟为何这个莫须有的“锅”要小猪佩奇来背?《广电时评》执行主编何天平介绍,动画片本身保持着“不用难字、没有长句、不含偏见”的优点,这场风波的焦点并不在小猪佩奇的内容上。作为动画片的小猪佩奇并不存在内容层面的问题,它甚至比大众熟悉的喜羊羊、熊出没等作品具有更成熟的品相。它作为英国近两年产生不错社会反响的学前儿童动画品牌,传递的价值观、家庭观和情感观都是正向积极的。

  小猪佩奇的火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它是一部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动画片;在第二阶段,一些片段被“二次创作”,诸如第132集吹口哨的片段,被恶搞为种种方言版本广泛传播;而在第三阶段,一句从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流传的“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将这只形似电吹风的粉色小猪,从儿童的动画世界吹到了成年人的“娱乐场”。二维的低幼形象和“社会人”气质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得小猪佩奇元素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病毒般传播,各种周边衍生品悉数登场。小猪佩奇的元素,由此被打上“社会人”的标签。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小猪佩奇的相关内容,较前一段时间已有所减少,而减少的内容大多与其“社会人”的标签有关。换言之,小猪佩奇虽没有遭到抖音等平台的“封杀”,但“社会人”标签的逐步剔除才是事件的焦点。

  何天平表示,这一次对小猪佩奇的监管焦点在于这部动画片在年轻社群的传播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形变和解构,从一个可爱萌化的卡通形象变成一个带有高度调侃和戏谑意味的“社会人”形象,背离了它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引导作用和正向意义。尤其在一系列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中,小猪佩奇的走红逐渐使它被异化成一个青年亚文化身份确立和彰显的独特符号,但实际上它的符号内涵又可能充满成人世界的世俗想象。

  在小猪佩奇变身“社会人”的过程中,主角小猪佩奇反而成被动一方,而短视频、直播平台以及社交网络中给小猪佩奇“加料”的人,或许才是真正的“社会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