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赋能 新零售倒逼电商物流加速变革

2018-05-27 23:41:37 信息来源: 中国证券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赋能 新零售倒逼电商物流加速变革

  5月24日,上海市郊,在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的分拣车间里,300个“小红人”(分拣机器人)正以每秒3米的速度往来穿梭,分拣数十万个来自多个地区的包裹,该速度相当于3小时跑完北京二环,这是全世界最快的分拣速度,也使得无人仓的日处理订单能力超过20万单,整体运营效率较传统仓储提升10倍。

  业内人士称,随着新零售时代到来,传统物流体系正在加速变革,配合消费升级,对消费者的精准服务是电商物流制胜的关键。但需注意的是,智能电商物流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其中成本投入等问题仍面临挑战。

  “无人”科技遍地开花

  目前,为提升购物体验,实现精准库存控制和升级配送效率已成为国际电商物流的竞争焦点。为提升运营效率,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科技已成为物流中下游降本增效的利器。

  来自山东临沂的姜珊已在上海京东“亚洲一号”工作4年多时间,她说,自去年10月启动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项目后,分拣工作变得轻松而高效。“原来赶上订单多的时候,我们每人每天大约要分拣3000多个包裹,非常忙碌。有了‘小红人’之后,自动化设备取代了简单机械化劳动,我们只需要处理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效率大大提高了。”

  除分拣“小红人”外,智能搬运机器人(AGV)叉车、堆垛机器人、自动供包机器人等十几种不同工种的上千个机器人,在40000平米的仓库内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智能识别、大数据应用等技术集成各司其职,其投放使用密度行业领先。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全流程无人仓涵盖了收货、存储、订单拣选、包装四个作业系统,而操控全局的智能控制系统,是京东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可以在0.2秒内,计算出300多个机器人运行的680亿条可行路径,并做出最佳选择。同时,智能控制系统的反应速度为0.017秒,是人的6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京东物流首席规划师、无人仓项目负责人章根云向记者介绍,科技已为京东无人仓装上了“大脑”、“眼睛”、“胳膊”和“腿”,使其变成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

  目前,无人仓的运营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除该仓外,京东已经投入使用的无人仓还有武汉亚一小件无人仓、华北物流中心AGV仓和昆山无人分拣中心等。

  2017年4月,京东集团宣布京东物流正式独立运营,并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成立半年后,京东物流收入规模达200亿-300亿元,今年2月又获得25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达134亿美元,位居同行前列。华尔街分析师认为,京东大幅投入的物流建设是公司制胜的关键。

  除京东外,海内外电商也纷纷布局智能物流。亚马逊早在2012年就收购了Kiva systems公司的机器人项目,目前已在全球部署10万台Kiva仓储机器人,在机器人应用数量、订单处理能力,以及仓库自动化程度上均居全球前列。亚马逊推出的即时物流Prime Now还能通过云计算AWS等系列测算,一个小时内将物品送达用户,远超同行速度。在供应链方面,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开启了智能供应链系统,基于云技术、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实现预测、采购、补货和分仓的自动化,并自动根据客户需求,精准调整库存,实现发货。

  此外,物流巨头UPS、联邦快递、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等均加大无人仓布局。UPS自2016年起对分拣设施、技术能力和生产自动化进行升级和投资,增大了运送能力;联邦快递则在2017财年投资建设19个全自动站点;菜鸟网络已累计投资上百亿元,打造全球最大的物流数据基础设施,并推出电子面单、物流地址库、物流云、智能云客服等产品。

  抢滩区块链物流

  如果说无人科技使物流供应链的中下游成功实现了降本增效,那么区块链物流则在上游处理订单和分发方面提升了效率,保证防伪溯源。

  年初以来,以科技公司自居的京东、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巨头纷纷抢滩区块链物流,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优化生产、运输、检验的物流全过程。

  4月,亚马逊的AWS云服务部门推出了支持以太坊和超级账本两种项目的“AWS区块链模板”业务,以帮助亚马逊打假以及优化支付流程及物流服务。京东物流也于本月宣布成立“物流+区块链技术应用联盟”,希望通过搭建国内外区块链技术互动平台,联合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共同推动建立区块链在物流行业统一的应用技术标准,解决区块链技术共性、关键性问题。阿里巴巴旗下香水品牌凌仕国际则宣布,已成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物流贸易,公司基于区块链研发的系统能够对进口货物的所有相关信息进行追踪,包括产品生产、运输方法、海关、检验及第三方认证。UPS也于月初宣布加入货运区块链联盟,连零售巨头沃尔玛近日也申请区块链专利,称要创建一个智能的快递系统,当客户与产品进行交互时,客户可以通过私有或公共身份验证密钥,接收来自智能搬运机器人(AGV)的包裹。

  咨询机构普华永道本月发布报告称,区块链技术在物流领域最有可能创造价值。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天然具有去中介化的区块链可以记录供应链物流的全流程信息,满足透明化以联合决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物流与供应链中需要交易的各类资源均可以在封闭的供应链生态中得到区块链技术的支持。

  京东物流研发部负责人程岩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区块链在物流领域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三者相结合,人工智能是更先进的生产力,区块链是更先进的生产关系,物联网则连接更多的生产要素,三者结合将使更多的生产要素在信任的基础上,自主进行智能交易与合作,同时将更广泛地应用到智能仓储、智能商店、智能快运和智能配送等环节。

  新零售加速变革

  业内人士表示,线下零售场景的不断丰富对电商物流提出更高要求。刘大成认为,未来物流的成功将源于对消费者的精准理解。他举例说,亚马逊的AWS云服务可以将配送时间普遍缩短至两天,部分地区能够缩短至1小时;相比之下,沃尔玛的配送体系还停留在7天一个周期。他认为,亚马逊物流和云计算AWS已成为亚马逊市值高企的主要推动力。

  截至24日,亚马逊市值达7779亿美元,远高出沃尔玛(2445亿美元)、好市多(873亿美元)等零售商市值;在科技公司中,亚马逊市值也仅低于苹果(9248亿美元)。另据分析机构FactSet数据,2017年亚马逊研发支出高达226亿美元,居全美首位,远高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苹果,三家公司同期研发支出分别为166亿美元、123亿美元和116亿美元。

  除上游区块链和中游无人仓外,在新零售的推动下,多数电商巨头在物流供应链的下游已将线下门店附加前置仓功能,在缩短配送时间同时,降低仓储成本,进一步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

  自去年起,亚马逊就设置了生鲜提货点,其生鲜自提可以在15分钟内备好货,等待消费者取货。阿里巴巴则在旗下安鲜达等品牌收购好邻居超市后,将其附加前置仓功能。对此,新零售样本盒马鲜生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侯毅表示,未来新零售业态下的物流体系一定是去中心化的,例如在线下店覆盖的3公里范围内做到30分钟送货上门,如此,覆盖消费者生活半径的前置仓库将使物流作业更加简洁高效。

  与此同时,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环节方面,无人机、无人车等代替快递员的无人物流时代已悄然而至。亚马逊的空中物流中心项目早于2014年底已获批专利,该中心在指定区域上空建立一种悬浮仓,通过小型接驳飞船将货物运送至目的地附近的悬浮仓,然后用无人机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亚马逊已于2016年实现无人机送货首飞。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日渐成熟,将把物流业带入由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所组成的高科技自动化的全新领域。刘大成认为,其中无人驾驶在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上的突破是最快的,该技术将给物流管理模式带来根本性变革。无人驾驶还将加剧物流企业间的竞争,通过并购、联盟等形式实现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行业降本增效。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化电商物流的盈利能力尚存隐忧。尽管各大电商巨头和快递公司已从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硬件终端和大数据系统入手,实现物流体系的改造升级,但物流业的全面无人化仍为时过早。为吸引政策和投资,很多智慧物流公司将成本让位于速度,但无人科技在物流方面的投入较大,目前综合盈利水平还未可知。

  英国技术调查顾问公司Technavio曾发布报告称,随着电商物流公司不断增加对科技软件、自动物料搬运设备和射频技术等科技投入,到2020年,全球电商物流的市场规模增速将达9.69%。

  刘大成称,能否降本增效要取决于应用场景和具体作业,无人化不是万能的,在柔性化可变作业方面,仍需人机结合。长城证券分析师也强调,新物流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从计划、网络、仓储到配送等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物流计划需要对社区、个人客户有更精准的感知;在网络布局层面,需要兼顾零售和仓储配送,并满足不同订单需求。(实习记者 昝秀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