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不接受“996”是不能吃苦?媒体:合法权益应获保障

2018-06-03 22:50:45 信息来源:工人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不接受“996” 不是不能吃苦

  一些企业以各种理由让员工采取“996”工作时间的现象并不鲜见,特别是在一些互联网公司,所谓“996”,即每天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考虑通勤问题, 以北京市平均52分钟的通勤时间、19.2公里的通勤距离来算,很多员工实际上是“8106”的上班模式,早上8点出门,晚上10点到家。在这样的状态下,员工几乎没有个人休息和家庭生活时间,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都有不利影响。

  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又愿意背上“996”的重负呢?但是,现在却有了这样一种声音,随着95后步入职场,一些用人单位表示,年轻员工“不接受‘996’就是不能吃苦”。

  《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也就是说,如果按“996”来计算工作时间,除却午休每天工作11小时,那么,用人单位恐怕四天就用完了六天的工时上限,那另外两天的22小时怎么算呢?

  根据法律规定,加班不是没有前提条件、没有时间限制和没有待遇要求的,加班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被协商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和”不是“或”,那么,有多少加班事先是经过协商的?

  在加班时间上,法律规定每日“一般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如果这么算的话,“996”工时制每周多用了18小时,半个月就用完了一个月的加班上限,那后面的36小时该怎么说呢?

  另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应当支付报酬,工作日延长的是150%,休息日工作又不能补休的是200%,如果这么算的话,“996”工时制下,算上加班费,企业应当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已经比正常薪酬多了一倍以上,那么,有多少企业足额支付了加班费?

  以各种理由要求员工超过法律规定时间加班,并且未能足额支付加班薪酬,企业投资人和管理层享受着员工加班带来的红利,然后再给员工贴上“不能吃苦”的标签,这个板子,似乎不该打给“不能吃苦”吧?

  年轻人吃点苦是有助于成长,但吃苦的前提是,自身合法权益和待遇得到充分保障。当投资人看着财务报表和股价时,当管理层享受着各种激励时,是否也应当意识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取决于员工,只有为员工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平台、合理的薪酬空间和可以保障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员工才愿意真正与企业共成长,而不是只为打一份工。(赵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