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21:24: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日前,“沾链就火”的现象再次显现。易联众宣布已与蚂蚁金服通过区块链技术在疫苗溯源方便展开合作,此后,股价连续三涨停,引来监管关注函。

  区块链技术不仅在金融与支付领域已有落地应用,也在向物流、教育、文化、医疗、食品等实体产业探索。不过,“包治百病”的区块链是否能解决疫苗安全痛点?疫苗上链到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区块链疫苗”引监管关注

  7月25日晚间,易联众发布公告,披露了一份来自创业板公司管理部的关注函。函中重点关注了易联众区块链业务、区块链疫苗溯源、股票质押、高管减持、信息披露合规性等方面问题,并要求易联众综合回复,核实说明公司是否存在在利用热点概念炒作股价的情形。

  时间回溯到7月13日,在厦门辖区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网上集体说明会上,易联众董事会秘书李虹海表示,区块链是个创新业务,公司已经安排专人进行研究、探索。目前,公司与蚂蚁金服通过区块链技术在疫苗溯源、处方外流等方面已开展合作。23日,有网友在互动平台上问及公司是否和蚂蚁金服合作开展疫苗溯源领域的合作,获得易联众的证实。易联众认为,疫苗溯源技术是借助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可回溯的特点,保证疫苗从生产、质检、入库、出库、流通、接种等各环节信息真实有效,让数据有迹可循,增加数据造假成本,让疫苗使用更加安全。

  在市场情绪影响下,上述利好消息面格外受投资者关注,易联众股价在7月23日、24日、25日连续三天涨停,引发监管关注。

  事实上,从7月24日易众联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透露出目前区块链疫苗业务并无实质性进展。

  易众联表示,针对疫苗溯源方面,公司与蚂蚁金服共同研讨,目前尚处于技术方案的规划设计阶段,未来能否落地、落地后市场的推广情况等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基于目前的市场情况,该项合作对公司当年度的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对公司未来年度业绩的影响需视双方具体合作协议的签订和实施推广情况而定。

疫苗上链路有多远?

  时下,区块链是个火热的概念。由于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性,在重塑信任体系上具有独特作用,区块链经常被扮演着救火队长的角色,金融、物流、教育、文化、医疗、食品,如今又到药品,区块链似乎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过,事实真是如此吗?单就疫苗而言,距离上链到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有业内人士认为,区块链如果在疫苗供应链上应用,可以通过RFID标签录入、读取、识别,将每一支疫苗都当成一个节点,公钥给医生,私钥归疫苗接种者(或监护人),这样疫苗从生产、质检、入库、出库、流通、接种等各环节都登记在区块链上,保证所有信息真实有效、无法篡改,以防作假。

  针对疫苗问题,已有企业为所有疫苗企业提供区块链溯源技术解决方案。“疫苗问题反映出企业生产和检验数据造假,兆信股份将无偿为疫苗企业提供“慧链”区块链溯源技术解决方案,”兆信股份CEO郭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慧链”已为同仁堂、宏济堂等几十家药企提供服务。兆信股份将运用区块链溯源技术的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促进企业加强品控、加强流通监管及增强消费者信任。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第三代防伪追溯的升级,这是溯源机制的改变,去中心化节点的新技术升级,借助区块链可溯源和不可篡改的特性,能有效解决目前疫苗造假问题,”郭刚解释道,具体来讲,区块链有两大重要特性,一个是可追溯,作为链式机构,每条链数据紧密相接、环环相扣,结合疫苗的流通环节,包括质检、出库、流通、接种等,符合区块链特性,另一个是不可篡改,降低人为造假可能性,不过也存在生产源头造假风险。

  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疫苗等药品可溯源体系早有试水。2005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与中信二十一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始建设中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药品电子监管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建立的药品生产流通全程质量可控的一项重要制度,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和事故,可以在第一时间追溯药品去向,控制使用。同时,也可以防止假劣药品流入正规渠道。早在2012年,我国已经完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等高风险品种的电子监管。据了解,电子监管相当于“电子身份证”,实现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和追溯。

  传统的疫苗溯源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传统的扫码或输入序列号查询疫苗,背后是中心式的记账模式,蚂蚁金服区块链实验室高级专家胡丹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它的短板一是溯源过程理论上是可以被人为操控的,二是偶尔会出现关键信息丢失,三是溯源的颗粒度不够细,能查的还只是同一批次的疫苗,精准不到每一只疫苗。

  多位研究人士表示,现阶段,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疫苗供应链仍存风险。

  相对于区块链技术,传统的溯源过程面临人为操作和网络系统风险,比如个人可恶意修改药品的生产记录,不法分子也可利用网络漏洞来篡改资料,有区块链研究人士指出,反过来,这些都是区块链技术的优势,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风险,比如企业不愿引入区块链,这就需要政策引导和规范,只是相对而言,运用区块链技术使人为造假成本会非常高,从而大幅提高安全性。

  由于生产疫苗的原材料都是非标品致使疫苗的生产过程无法上链,因此,在疫苗溯源上,区块链具有局限性,胡丹青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道,比如蛋清,生产商用的是哪批蛋清,对蛋清是怎么处理的,这个过程是无法上链溯源的。区块链锚定物品的介质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二维码,另一种是芯片(RFID),这两种非标品都是很难做到绑定的。

  区块链技术只是工具,不可能因为技术的介入,就杜绝所有违规行为,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徐思彦认为,区块链药品溯源需要跨越如下障碍,一是生产源头作假与调包问题。区块链只能提供信息化的技术,并不能解决造假和调包的问题;二是数据来源可靠性问题。即能保证上传数据不被篡改,但不能保数据本身不因人为因素导致数据不真实;三是利益相关方的参与问题。区块链应用的前提是各利益相关方的分享意愿,引导企业上链还需要一定的教育工作。仍然将面临头部信息缺失、分散问题,需要纳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