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博鳌企业家之问系列:文化创意如何改变生活?

2018-12-07 01:05:23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网博鳌12月5日电(记者 高畅)文化如何融入生活,改变生活?小到文创馆、APP,大到城市更新,文化创意始终贯穿其中。

12月4-5日,2018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在一场主题为“文化创意与数字经济时代的生活方式构建”平行分论坛上,与会学者、企业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作为有望成为发展新动能之一,专家认为,更加强调创新创意,更加强调多元化、个性化,文化创意产业才有希望走向更加良性发展的康庄大道。另一方面,只有文化创意产业得到升级,反过来才能更加有效促进中国文化的复兴繁荣与健康发展。

价值和审美驱动——创意融入城市发展

文化是城市之魂,城市的魅力在于人所集聚形成的底蕴。创意是城市之光,是基于底蕴的不断演变与升华。

文化影响着城市里的每个人、家庭和群体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也是代表城市的新名片。

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再仅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特色、城市宜居性、舒适度、城市文化创意氛围、城市未来可塑性、智慧城市……等等,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文化创意该如何助力城市焕发新姿,从而实现完美蜕变?“创意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它有没有实现或者贡献新的价值。”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王齐国说,“文化创意的价值驱动和审美驱动是推动城市变革的动力因素,文化创意对城市变革的作用与影响会体现在城市经济和城市环境。”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冯玉臻认为,城市的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政府需要创造更好的环境,包括政策和投入。

北京工美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甘学荣表示,城市文化需要挖掘。城市一定是有文化积淀,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

个性与多元共生——文化改变消费方向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艺术家言恭达认为,生活方式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存意义与人性本真的呈现,本质地看,一个时代生活方式是全民教育、人格塑造的全景式扫描。

从市场角度看,个性化、多元化体现出人的不同需求,参与感、体验感的增加能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正向、健康发展。参与感不仅仅是现场“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回味无穷”,让参与者“意犹未尽”,激发其继续体验的欲望。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消费的丰富性和各种消费者的新需求,一方面要增加独特性产品,另一方面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以二次元为例,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从小看的漫画书和电视动画片,随口就能说出一大串动漫IP和形象。长大后,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看动漫更加便捷。由此,中国二次元用户,特别是泛二次元用户一直在快速增长,由此产生的周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未来二次元经济的潜力或将持续释放。

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让人们更好的拥抱“诗和远方”。通过文化来提升旅游的内涵与质量,旅游又能增进文化的交流与发扬。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说,“华谊兄弟自2011年起,凭借丰富的IP储备和创造IP的能力,以‘电影IP+文化+旅游’的创新模式进军实景娱乐领域,并在多个城市建立文化体验中心,填补了文旅产业的市场空白。”

文化旅游的核心是体验式旅游,陈少峰表示,体验经济本质的是文化活动、文化内涵和文化产品,因此要做好与活动经济有关的文旅品牌,最重要的就是考虑轻资产运营,未来会展活动、体育赛事、游学商务、健康养生等都会是带动城市旅游收入的一大途径。

创意与数字融合——文化+互联网改变未来

我们现在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未来5G时代也将到来,让人不禁对未来充满期待。

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网络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已将产业的边界模糊化。

文化创意产业亦是如此。“文化+”、“互联网+”,跨界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保护文化资源,传播文化故事、传承文化内涵的方式。

提起故宫,我们都能想到风靡一时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它讲述了文物修复师们如何以精湛的技艺修复文物的故事,科学手段的运用与介入,能够帮助更为准确地解决配方、材料等量的配比问题,更能解决技术难点。

作为一个超级文化IP,在故宫出品的系列APP中,“故宫展览”可以全景虚拟漫游,更有VR虚拟现实体验,可以足不出户亲临现场。还有注重移动端和互联网语言的“皇帝的一天”。在“故宫社区”中,用户还能够“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子,体验一个“故宫式”的线上生活空间。

《清明上河图3.0》则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互、人在画中的沉浸式体验。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打破时空限制,体验画中众生百态。

新华网董事长、总裁田舒斌说:“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文化新业态的出现,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增长最快的增长极,这个增长极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创造的过程中来,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加入到文化消费的过程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