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博鳌企业家之问系列:如何为健康估值?

2018-12-07 01:05:47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网博鳌12月5日电(闫雨昕)关于健康,人们的重视程度始终在进阶,大健康产业的深度广度也正以与其相匹配的速度扩展。

这首先源于人们对健康的多样化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全球性重大议题,有专家分析,2020年将是中国养老产业的爆发之年。

国家也深入洞悉着百姓的健康问题——“健康中国2020战略”早在2012年就已明确提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写到,要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进程。这为产业高速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基调。

近五年来,“健康中国”、“医改新政”、“AI+医疗”等贯穿了许多包括传统医疗机构和创业公司全年的发展基调,那么,从上述维度分析,民之所问,机之所在。如何评价当前我国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状况?面向即将到来的2019年,大健康范畴又会有一番怎样的颠覆与突破?12月5日,在2018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聚力品牌创新 服务健康中国”主题分论坛上,众多业内人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民族药企传承 如何直击迭代痛点?

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表示,人们需求的变化对医药产业,特别是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打造民族自主创新品牌,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委员会向世界公布诺贝尔奖得主他研发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的生命,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希望,中国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藏。” 魏紫川说。

目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这一过程为传统医药产业发展打开了哪些新的空间?又直击了那些痛点?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推动中药标准国际化、掌握中药质量标准体系话语权,已成为企业发力方向之一。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例,据悉,该集团已有上百名中药研究人员专注于此,并已对旗下所有中药品种进行梳理,不断选择合适产品进行扩大适应证研究及工艺改进。

中国中医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调心堂创始人董峰认为中医药创新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医药技术的创新和医药品牌的创新,第二个是医疗器械的创新,第三个是药物及保健品的创新。

魏紫川表示,企业应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过硬的品质与服务提升品牌附加值来谋求市场的优势,助力中国健康中国战略。

8万亿规模可期 细分领域破局在即?

作为刚需行业的医疗产业体量巨大。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业的总产值在3万亿左右,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以上。而其细分领域将有更多机会做出成果是不少业内人士达成的共识,那么,哪些领域会被特别关注呢?

在2017年细分领域中,生物技术、移动医疗、器械耗材、专科服务、人工智能、医疗信息化、基因检测、健康管理等得到资本青睐是最多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通过“产业+资本”的协同效应有望挖掘出未来大健康领域的巨大价值。

此外,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信息化服务,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医药实践中。随着近年来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大变革中的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正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汇集,市场容量剧增。

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意味着去年便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的互联网医疗,或将在更加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迎来第一个收获期。

例如,为了有效满足广大患者和医生之间存在的需求对接问题,一些传统医疗企业则更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医疗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之间正在不断趋向融合,医疗服务则更加远程化。

风口上的产业 让大健康插上“AI+”的翅膀

展望未来,俨然站在了历史新风口的大健康产业正面临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 “黑科技”的“加持”。如何看待它们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所发挥的作用呢?

在这场分论坛上,妙健康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医疗官罗晓斌则表示对AI在健康管理方面的普及更为看好。

罗晓斌认为,当今时代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能够从两个层面发挥的作用:一是拓展人群或健康行为的认知,二是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真正应用到健康管理方面。

“大家知道80%的慢性病都和不良的生活方式相关,比方吸烟过度的饮酒缺乏睡眠,长期不规律的膳食,我们把人的健康行为和健康数据收集上来,后台通过人工智能制订画像推送健康干预方案。” 罗晓斌说。

业内专家认为,任何新的技术的确需要有很漫长的验证过程,同时也需要遵照行政医学理念收集有效性的证据。同时,政策,尤其是在我们监管机关对于政策的创新是否支持,也是决定新的技术能否更快的应用于市场很重要的。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伴随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投资热度持续升温,新兴技术和人工智能对医疗行业的不断冲击,爆发出的能量将无法估量。

分享到: